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磨穿铁砚

磨穿铁砚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有人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磨穿铁砚”形容立志文墨,持久不懈。元范康《竹叶舟》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述宾 比喻立下志向,勤奋攻读,也指笔墨功底之深。语本《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 维�� ……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元·范康《竹叶舟》1折:“坐穿破毡,~,自夸经史如流。”△褒义。多用于描写勤奋方面或功底之深方面。→持之以恒 磨杵成针锲而不舍 水滴石穿 ↔有初鲜终 一暴十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作“铁砚磨穿”。


【典源】《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义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卒以进士及第。”《旧五代史·桑维翰传》注引 《春渚纪闻》云:“桑维翰试进士,有司嫌其姓,黜之。或劝勿试,维翰持铁砚示人曰:‘铁砚穿,乃改业。’著《日出扶桑赋》 以见志。”

【今译】 五代时桑维翰去应进士考试,主考官认为他的姓与“丧”字同音,很厌恶,不录取他。别人劝他不必再应考,可以从另外途径求官。桑维翰铸了一方铁砚给人看,说:“等到这铁砚磨穿了我再改别的途径。”终于以进士及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立志坚定不移; 也形容苦读勤学。

【典形】 磨穿铁砚、磨铁砚、铁砚穿、铁砚磨穿、铁砚磨成。

【示例】

〔磨穿铁砚〕 宋·朱淑真《自责》:“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磨铁砚〕 宋·乐雷发《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感君殷勤复三叹,努力西窗磨铁砚。”

〔铁砚穿〕 宋·陆游《五月十一日夜坐达旦》:“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铁砚磨穿〕 元·汪元亨 《折桂令》:“费十年灯火窗前,将铅椠书残,铁砚磨穿。”


【词语磨穿铁砚】  成语:磨穿铁砚汉语词典:磨穿铁砚

猜你喜欢

  • 庶女振风

    同“庶女告天”。唐李瀚《蒙求》:“庶女振风,邹衍降霜。”

  • 磨铅

    《史记.贾谊传》引《吊屈原赋》:“世谓伯夷贪兮,谓盗跖廉;莫邪为顿兮,铅刀为铦。”汉.桑弘羊《盐铁论.殊路》:“今仲由、冉求无檀、柘之材,隋、和之璞,而强文之,譬若雕朽木而砺铅刀,饰嫫母,画土人也。”

  • 迂直之计

    《孙子.军争》:“军事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迁直之计者也。”大意是距离敌方远,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但可以此麻痹敌人,使敌人没有准备,然后从间道出奇兵,给

  • 惠施五车

    源见“五车书”。谓读书多,学识渊博。宋乐雷发《鸟乌歌》:“莫读书!莫读书!惠施五车今何如?”

  • 龙枕鸭灯

    晋张敞《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漆龙头支髻枕,金涂连盘鸭灯。”后称太子纳妃为“龙枕鸭灯”。明王志坚《表异录.帝王》:“太子门戟曰鸡戟,太子纳妃曰龙枕鸭灯。”【词语龙枕鸭灯】  成语:龙枕鸭灯汉语大词

  • 五湖心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

  • 箧中书

    ①谤书一箧【词语箧中书】   汉语大词典:箧中书

  • 隋照

    同“隋侯之珠”。南朝 齐萧子良《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养志南荆,可与卞宝争价;韬光楚服,固同隋照共明。”

  • 神农尝百草

    《淮南子.修务训》:“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一日而遇七十毒。”《太平御览

  • 亏一篑功

    同“功亏一篑”。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