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欲半年左右将河水勒回故道。工期急,扰民重。白莲教领袖韩山童(?——1351年)等,乘机在修河开工前凿好独眼石人一个,背后镌刻“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十四字,埋于将要开凿的黄陵岗。同时,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修河开工后,民侠挖出独眼石人,惊诧不已,信以为真。消息很快传遍大河上下,人们都以为天怒人怨,元朝气数将尽,天下要反了。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等在颍州颍上(今安徽颍上),正式举起反元义旗,包括河工在内的中原农民蜂起响应。不出五个月,红巾军的队伍扩大到10万以上。

【出典】:

元史》卷51《五行志二》1107页:“(至正)十年,河南、北童谣云:‘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例句】:

近代·柯劭态《新元史》卷225《韩林儿传》:“韩林儿,永年人。其先本栾城人,世以白莲社烧香惑众。父山童尝为童子师,人称为韩学究。至正初,山童倡言:天下将大乱,弥勒佛出世。愚民私相附从。颍州人刘福通……谓山童为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国主。时河决而南,丞相脱脱从贾鲁议,挽之北流,兴大役。福通乃预埋一石人,镌其背曰:休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开河者掘得之,转相告语,人心益摇。至正十一年,福通等杀黑牛白马,誓众谋作乱。事觉,县吏捕之急,山童就获伏诛。其妻杨氏携林儿遁至武安。福通遂部署其众以反。”


猜你喜欢

  • 悲故履

    源见“坠屦”。谓恋惜旧人或旧物。明杨珽《龙膏记.祸媒》:“他有意赠琅玕,谁知被留恋。悲故履,难再还。”

  • 门有雀罗

    同“门可罗雀”。清钱谦益《岁暮杂怀》诗:“卒岁闻门有雀罗,流年徂谢意如何?”

  • 夸父逐羲和

    同“夸父逐日”。羲和,原为传说中太阳的驾车者,代指太阳,明刘基《张子英闲止斋》诗:“夸父逐羲和,渴死大道边。”

  • 织女

    源见“牛郎织女”。本指织女星,后演化为神话人物。《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词语织女】   汉语大

  • 白柰簪

    源见“簪白柰”。指皇后逝世。清黄遵宪《乌之珠歌》:“六宫共抱苍梧痛,万国还惊白柰簪。”

  • 画衣冠

    《慎子.逸文》:“有虞之诛,以幪巾当墨,以草缨当劓,以菲履当刖,以艾韠当宫,布衣无领当大辟……画衣冠,异章服,谓之戮。上世用戮而民不犯也。”传说上古有象刑,即以异常的衣着象征五刑表示惩诫。犯人穿着特殊

  • 曹大家

    《后汉书.皇后纪》载: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嫁曹世叔,早寡,屡受诏入宫,为皇后诸贵教师,号曰“大家”。家,通“姑”。后以“曹大家”称班昭。唐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固后坐窦氏事,卒于洛阳狱,书颇

  • 康成书带

    参见:书带草

  • 探骊得珠

    《庄子.列御寇》:“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用蒿草编成帘子,卖钱以养活自家),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用锤来敲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

  • 撩虎

    同“撩虎须”。清王夫之《章灵赋》:“奋残形以殆庶兮,危叹于撩虎。”【词语撩虎】   汉语大词典: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