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龙鱼服

白龙鱼服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你)安置而(尔,你)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贱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伍子胥恐吴王微服从民饮酒,会遭不测之患,故以“白龙鱼服”故事为喻进行劝阻。旧时以“白龙鱼服”喻指身份高贵的人(特指封建皇帝)化装微行。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主谓 比喻贵人微服而行,易遭危险,如白龙化鱼在渊中游,易为渔者所捕。语本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日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东周列国志》95回:“~,畏而自隐,异日富贵,不可言也。”△用于形容显贵微服。也作“白龙微服”。


【典源】 汉·刘向《说苑·正谏》:“吴王欲从民饮酒,伍子胥谏曰:‘不可,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天帝曰:‘当是之时,若安置而形?’白龙对曰:‘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曰:‘鱼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何罪?’夫白龙,天帝贵畜也,豫且,宋国残臣也,白龙不化,豫且不射。今弃万乘之位,而从布衣之士饮酒,臣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今译】 春秋时吴王想与百姓一起饮酒,伍子胥劝谏说:“不可以,从前天上白龙下到清冷之渊化为鱼,被渔人豫且射中眼睛,白龙上诉天帝。天帝问:‘当时,你以什么形象出现?’白龙回答:‘我下清泠之渊化为鱼。’天帝说:‘鱼当然会被人所射了,你变成鱼,豫且有什么罪呢?’白龙是天帝的宠物,豫且是宋国的百姓,白龙不化,豫且不敢射它。现在大王不顾自己一国之主的尊位,而与布衣之人一同饮酒,臣恐怕也会有豫且之患呢。”吴王于是不去。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大人物或有才能的人遭受困厄。

【典形】 白龙、白龙鱼服、挂豫且、龙困鱼服、且网、鱼服困、豫且网、豫且制、白龙微服、豫且困、鱼服诉。【示例】

〔白龙〕 三国·曹植《神龟赋》:“感白龙之翔翥,卒不免于豫且。”

〔白龙鱼服〕 汉· 张衡 《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虽万乘之无惧,犹怵惕于一夫。”

〔挂豫且〕 晋·潘岳《西征赋》:“彼白龙之鱼服,挂豫且之密网。”

〔龙困鱼服〕 宋·苏轼《哭王子立》之三:“龙困尝鱼服,羊儇或虎蒙。”

〔且网〕 唐 · 骆宾王 《钓矶应诘文》:“素龟灵也,被发阿门; 白龙神也,挂鳞且网。”

〔鱼服困〕 清·赵翼《淮阴钓台》:“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豫且网〕清·顾炎武《赠万举人寿祺》:“白龙化为鱼,一入豫且网。”

〔豫且制〕 唐·李白 《枯鱼过河泣》:“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词语白龙鱼服】  成语:白龙鱼服汉语词典:白龙鱼服

猜你喜欢

  • 螭头笔

    源见“螭头载笔”。指史臣入值记事。宋梅尧臣《送李学士河东转运》诗:“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未注螭头笔,来赒塞下兵。”【词语螭头笔】   汉语大词典:螭头笔

  • 山鸡舞镜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曹操)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令置大镜其前,鸡鉴(照)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韦仲将为之赋其事(“其事”,一本作“甚美”)。”

  • 梗萍泛

    同“梗泛萍漂”。唐贾岛《洛阳道中寄弟》诗:“生类梗萍泛,悲无金石坚。”

  •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王献之〕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驳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词语笔误作牛】  成语:笔误作牛汉语大词典:笔误作牛

  • 潜公

    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卷四《剡东峁山竺道潜》:“竺道潜字法深,姓王,琅琊人,晋丞相武昌郡公敦之弟也,年十八出家,事中州刘元真为师。……年二十四,讲《法华大品》,既蕴深解,复能善说,故观风味道者常数盈

  • 玉树金兰

    见“玉树芝兰”。《廿载繁华梦》:“那田姐年纪约廿五六岁,九姨太实在喜欢她,虽然是个梳傭,实在像~,作姐妹一般看待了。”

  • 寥天

    《庄子.大宗师》:“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郭象注:“安于推移,而与化俱去,故乃入于寂寥而与天为一也。”后因以“寥天”指道教所谓的虚无之境。唐宋之问《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诗:“忆昔同携手,山栖接二

  • 千里始足下

    参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词语千里始足下】  成语:千里始足下汉语大词典:千里始足下

  • 寒具手

    源见“桓玄寒具油”。谓会弄脏珍贵字画的手。形容观赏书画,小心珍爱。宋陆游《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钗评。”【词语寒具手】   汉语大词典:寒具手

  • 桃之夭夭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形容桃花繁茂鲜艳盛开的样子。“桃”与“逃”谐音,故世人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意谓逃走得无影无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