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地上爬的癞蛤蟆想吃天上飞的天鹅的肉。 比喻痴心妄想。明清小说中的常用语。多用于男子不问自身条件如何不配而一心幻想得到美妙女子。语出《水浒全传》一〇一回:“(王庆)叫声道:‘碎!我直恁这般呆!癞蛤蟆怎想吃天鹅肉?’当晚忍气吞声惭愧回家。”《红楼梦》一一回:“平儿说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文明小史》四0回:“我们少爷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明人《癞蛤蟆能吃天鹅肉》(《中国青年报》1993年6月16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原是嘲讽缺乏自知之明的痴心妄想。”


主谓 地上爬的癞蛤蟆想吃天上飞的天鹅的肉。比喻丑陋的妄想得到美好的。《平妖传》:“谁知那乜道也自痴心妄想,魂颠梦倒,分明是~,怎能够到口。”△贬义。多用于写丑男人想娶美媳妇。→痴心妄想。也作“癞虾蟆想吃天鹅肉”。


【词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成语: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汉语词典: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猜你喜欢

  •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崩:败坏。 一个君子三年不讲习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废。 古人认为礼乐是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教化的根本,不可长期旷废。语出《论语.阳货》:“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

  • 黔娄不慕荣利

    汉.刘向《列女传.鲁黔娄妻》:“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相国,辞而不为,是有馀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钟是古量单位,一说十釜为一钟。晋杜预注《左传.昭公三年》“釜十则钟”,说是六斛四斗),

  • 沼吴

    比喻亡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否则沼吴之祸立见,裂晋之事即来。” ●《左传·哀公元年》: “[伍员] 退而告之曰: ‘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王其为沼乎! ’ ” 沼: 池沼。生聚:

  • 蜀客槎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登天遨游所乘之木筏。亦指远游所乘之船只。元傅若金《送张秀才北上赴海》诗:“涓人解致燕王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 鹤化千载

    源见“辽东鹤”。形容时间久远。宋陆游《秋晴见天际飞鸿有感》诗:“鸥波万里每愧杜,鹤化千载知非丁。”

  • 不因人热

    《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明.何良俊《世说新语补》卷一《德行》亦载此事。汉时人梁鸿孤高固执,平时不愿苟

  • 学步邯郸

    同“邯郸学步”。《周书.赵文深传》:“后知尚好难反,亦攻习褒书,然竟无所成,转被讥议,谓之学步邯郸焉。”见“邯郸学步”。明·杨慎《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岂止~,效颦西子,乃是丑妇生疮,雪上加霜也。

  • 添筹

    同“添海屋筹”。清赵翼《己巳元旦》诗:“添筹且喜增年岁,鼓缶惟当乐夕晨。”【词语添筹】   汉语大词典:添筹

  • 燕馆

    《战国策.燕策一》:“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史记.孟子列传》附《驺衍传》:“(驺子)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

  • 垂衣裳治

    源见“圣主垂衣”。谓无为而治。宋曹勋《水龙吟.会庆节》词:“出震乘乾,保氏立政,垂衣裳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