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之事
周武王战胜纣的那一天是甲子日,因以“甲子之事”代表武王克纣之事。《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高诱注:“立为天子也。甲子之日,尅纣牧野,故曰:成‘甲子之事’。”
周武王战胜纣的那一天是甲子日,因以“甲子之事”代表武王克纣之事。《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圣人之于事,似缓而急,似迟而速,以待时。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高诱注:“立为天子也。甲子之日,尅纣牧野,故曰:成‘甲子之事’。”
同“邵平田”。唐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诗:“朝市俱东逝,坟陵共北原。荒凉萧相阙,芜没邵平园。”【词语邵平园】 汉语大词典:邵平园
《晋书.王戎传》附王衍:“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
《礼记.杂记下》:“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下;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文王、武王,是后世崇尚的古代贤明君主。“文武之道”本指周文王、周武王治国的方略。后指
旧谓赏识、优待和重用。《北史.宋弁传》:“孝文曾因朝会次,历访政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姿清亮,进止可观,帝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赐名为弁,意取弁和献玉,楚王不知宝之也。”【词语知遇】 汉
见〔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并列 欲求正道,当先务本。《论语·学而》:“君子务本,~。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多用于根本很重要方面。
源见“封侯万里”。指封侯之相。南朝 陈徐陵《出自蓟北门行》诗:“生平燕颔相,会自得封侯。”
亦作“长颈乌喙”。喙:( ㄏㄨㄟˋ huì 会)嘴。长颈尖嘴。形容相貌丑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
同“白云亲舍”。清唐孙华《送同年冯敬南之任苍梧》诗:“白云路远思亲舍,斑竹林多酹舜坟。”
源见“凤凰池”。称宰相。唐白居易《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台鸾。”此借指令狐相公。【词语池凤】 汉语大词典:池凤
《艺文类聚》卷二九引汉苏武《别李陵》诗:“双凫俱北飞,一凫(一本作“雁”)独南翔。子当留斯馆,我当归故乡。一别如秦 胡,会见何讵央?”后因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故兴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