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侯宁有种

王侯宁有种

指陈胜用“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以鼓励众人起义反秦。比喻人应有雄心抱负,成就大业。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秦统治者征调聚居里巷左侧的穷人戍边去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有九百人在途中驻扎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陈胜、吴广都编入到这一行列中,当了屯长。这时遇到天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估计已误了报到期限,误了期限,根据秦法都要杀头。于是陈胜、吴广就谋划,等待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激怒将尉,让他当众侮辱自己,借以激怒众人。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正要拔剑时,吴广奋起,夺剑杀死将尉。陈胜也前来协助,合力杀死两个将尉,召集并号召众人说:“……壮士不死则已,要死就要举世留下大名声,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啊!”众人都说:“恭敬地接受命令。”此典又作“富贵应须种”、“无种取侯王”。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50、1951、1952页:“二世元年七月,发闾(lú驴,里巷的门)左(古时,贫民住闾左,富人居闾右)適戍(zhé shù哲述,贬罚守边)渔阳,九百人屯(tún囤,驻扎)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编次)当行(háng航,行列),为屯长(秦代戍边队伍进行途中所置领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duó夺,推测)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将尉(秦时大县有二县尉,带领戍卒之县尉称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huì惠,愤怒)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chī痴,用竹枝、竹板或荆条抽打)广。尉剑挺(拔剑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假使)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难道)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例句】: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清·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王侯将相,岂有种乎?”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测字》:“吾观王气在辽左,又观人家葬地,三十年后,皆当大富贵。闾巷儿童走卒,往往多王侯将相,天下其多事乎?”


【典源】《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今译】 秦二世元年七月,征发住村里之左的穷人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 (字涉)、吴广都轮到该去,并当了屯长。时逢天连下大雨,道路泥泞不通,误了期限。陈胜、吴广两人即暗中计议起义,一天,趁带兵的将尉喝醉时,吴广故意几次说要逃走,来激怒将尉,让他来责辱自己,以此激怒众士卒。将尉果然鞭打吴广。当将尉拔剑时,吴广扑上去夺过剑杀死了将尉。然后二人召集士卒说:“现在我们大家遇雨,误了期,法当斩首。即使不被斩首,驻守在那也会有十之六七死去。壮士不死则已,死就要死得轰轰烈烈,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吗?”士卒们齐声响应。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人有雄心有抱负,能做出一番事业。

【典形】 富贵应须种、王侯宁有种、无种取侯王。

【示例】

〔富贵应须种〕 唐·骆宾王《艳情代郭氏赠卢照邻》:“莫言贫贱无人重,莫言富贵应须种。”

〔王侯宁有种〕 清·顾炎武《夏日》:“鸣弓宿鸟惊,跃马浮埃动。顾谓同行人,王侯宁有种!”

〔无种取侯王〕 唐·刘禹锡《武夫词》:“犹思风尘起,无种取侯王。”


猜你喜欢

  •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大车:古代指用牛拉的车。輗( ㄋㄧˊ ní ):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相衔接的活销。小车:古代指用马拉的车。軏( ㄩㄝˋ yuè ):古代车上置于车辕和横木衔接处的销钉。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行

  • 诎乏

    《汉书.扬雄传下》:“展民之所诎,振民之所乏。”后以“诎乏”称困乏。明海瑞《覆朱镇山尚书书》:“仍领部事,左右廊庙,大行其道有机会矣。公私诎乏,何足为念?”【词语诎乏】   汉语大词典:诎乏

  • 玩火自焚

    比喻想搞害人的勾当,结果反而害了自己。公元前719年,卫公子州吁杀死其兄卫桓公,自立为君。为了转移内部视线,他又联合宋、陈、蔡三国攻打郑国。鲁隐公就此询问大夫众仲,州吁这样干,结果将会怎样?众仲回答道

  • 鹏翼图南

    同“鲲鹏图南”。柳亚子《陆郎曲赠子美》:“一朝鹏翼图南去,斥鷃樊篱笑岂知。”

  • 借鉴

    《淮南子.主术训》:“夫据干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借明于鉴以照之,则寸分可得而察也。”高诱注:“鉴,镜也。”北齐刘昼《新论.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后因以“借鉴”比喻把别人的经

  • 湛痴

    源见“床头周易”。指人怀才隐德,不合流俗而不被人理解。元郑元祐《顾氏绿阴亭》诗:“湛痴元自能谈《易》,嵇锻何妨善鼓琴。”

  • 聂政姊

    《战国策》卷七十二《韩策二》:“聂政直入,上阶刺韩傀……因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于市,悬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聂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

  • 亡人自存

    牺牲他人,以图保存自己。《三国志.蜀书.秦宓传》:“今战国反覆仪、秦之术,杀人自生,亡人自存,经之所疾。”仪、秦:指战国时的策士张仪、苏秦。【词语亡人自存】  成语:亡人自存

  • 唼血

    同“歃( ㄕㄚˋ shà 霎)血”。古人会盟时,以牲血涂于口旁,表示守信。《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又《汉书.王陵传》:“始与高祖唼血而盟,诸君

  • 倚玉蒹葭

    源见“蒹葭玉树”。喻高攀他人的人。常用为谦词。明汤显祖《牡丹亭.幽媾》:“恨单条不惹的双魂化,做个画屏中倚玉蒹葭。”【词语倚玉蒹葭】  成语:倚玉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