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焦头烂额

焦头烂额

源见“曲突徙薪”。又汉桓谭新论.见徵》:“智者讥之云:‘教人曲突远薪,固无恩泽;焦头烂额,反为上客。’盖伤其贱本而贵末也。”原形容因救火烧伤严重。后多以比喻受到沉重打击或处境险恶,以致狼狈不堪的情状。宋陆游《戍卒说沉黎事有感》诗:“焦头烂额知何补,弭患从来贵未形。”


见“破头烂额”。高阳《粉墨春秋》:“周佛海苦笑着说:‘你知道的,这两天我公私交困,~,马上要赶到上海去;这方面只好请你偏劳。’”


解释本指被火烧伤得很严重。现多用来比喻处境十分狼狈或窘迫。

出处汉书·霍光传》:“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通‘焦’,烧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西汉权臣霍光权势正盛时,生活非常奢侈。茂陵的徐福认为:“霍氏一定会灭亡。因为一旦骄奢就不会恭顺,不恭顺就必定会冒犯皇上。冒犯皇上就是大逆不道。地位超过别人的人,一定会受到大家的忌恨。霍氏掌握权柄的日子很久,嫉恨他的人就多了。天下的人都嫉恨他们,他们又倒行逆施,不灭亡还等到什么时候呢?”于是就给皇帝上书说:“霍氏权势太盛,陛下即便厚爱他们,也应该时时加以克制,不要让他们走上毁灭的道路。”上书三次,皇上只回复说:“知道了。”

后来霍氏被诛杀灭亡,凡是告发过霍氏的人都得到了封赏,徐福却没得到。于是有人替他上书说:“臣下我听说,有一个客人去拜访主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笔直的,旁边还堆放着柴草,客人就建议主人,要他换成弯曲的烟囱,并将柴草搬得远一点,不然将会有火灾。主人默不作声,没有答应。不久主人家果然失火,街坊邻居都来相救,幸而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设酒,酬谢他的邻居。救火时被烧伤的人被安排在上座,其他的人按照出力大小依次入座,唯独没有那位建议换烟囱的人。有人就对主人说:‘如果当初你听从客人的话,哪里需要今天的破费?而且始终都不会有火灾!现在论功请客,怎么那位建议换弯曲的烟囱、将柴草搬走的人没有得到报答,那些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反而成了上等客人了呢?’主人这才醒悟,去请那位客人。现在茂陵的徐福几次上书说霍氏将有变故,应该加以防备。假使当初徐福的建议得以采纳,国家现在就不会有割地封爵的花费,大臣也不会有谋反诛灭的祸患。”

皇上采纳了这一建议,赏赐给徐福财物,后来又让他在朝廷担任了官职。


【词语焦头烂额】  成语:焦头烂额汉语词典:焦头烂额

猜你喜欢

  • 陶阴

    《北堂书钞》卷一〇一引汉刘歆《七略》:“古文或误以‘典’为‘与’,以‘陶’为‘阴’,如此类多。”后因以“陶阴”为传写之误。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七》:“《史.帝纪》注及郭璞《山海》注,引《礼

  • 非想天

    源见“想入非非”。泛指玄妙的境界。唐刘言史《登甘露台》诗:“身心未寂终为累,非想天中独退还。”明叶宪祖《北邙说法》:“便上非想天,一骨碌到底,人我缠绵没了期。”【词语非想天】   汉语大词典:非想天

  • 金闺籍

    《文选》卷三十南朝齐.谢玄晖(眺)《始出尚书省》:“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既通金闺籍,复酌琼筵醴。”唐.李善注:“金闺,即金门也。《解嘲》曰:‘历金门,上玉堂。’应劭《汉书注》曰:‘籍者,为二尺竹牒

  • 太行盐车

    源见“骥伏盐车”。谓不堪忍受的困厄与屈辱。元钱惟善《国马足》诗:“国马天闲饱刍粟,太行盐车天马哭。”

  • 万弩射潮

    源见“射潮”。称扬与灾害英勇斗争。清曹贞吉《风流子.钱塘怀古》词:“英雄开草昧,山衣锦,万弩射潮低。”

  • 君章拒猎

    ①拒关

  • 廉公市

    源见“廉颇客”。指失势之门。清钱谦益《送座主王文肃公之子故户部郎中淑抃归关中叙旧述怀一百韵》:“陆氏庄荒矣,廉公市寂然。”

  • 朝生暮死

    早上生,晚上死,指蜉蝣生命极其短促。《尔雅.释虫》:“蜉蝣渠略。”郭璞注:“(蜉蝣)丛生粪土中,朝生暮死。”《诗.曹风.蜉蝣》毛传。”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并列 早晨生,晚上死。形容生命短暂。语本

  • 鼓盆之戚

    先秦《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后因以“鼓盆之戚”为指丧妻之痛的典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家綦贫,又有鼓盆之戚。”偏正 丧妻的悲戚。语本《庄子·至乐》:“

  • 仪舌尚存

    源见“张仪舌”。指能说善辩的口才或建功立业的本领还在。宋邓肃《送成彦尉邵武》诗:“仪舌尚存斯足矣,卞玉那愁不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