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灭门

灭门

指占卜官残害他人而使全家满门被处死。后以此典比喻残酷刑罚。西汉时,统治者仍依古代传统习惯任用占卜官之推算来测定国家大事。平时与卜官有点小怨小隙之人,常被他们借用公法来杀害;卜官们随心所欲地中伤他人,因此而遭到破族全家满门被处死的不计其数。此典又作“灭门绝户”、“灭门之祸”。

【出典】:

史记》卷128《龟策列传》3224页:“素有眦睚(zì yá自牙,怒目而视。引申为小仇恨)不快,因公(假借国法)行诛(杀死对方);恣(zì字)意(任意)所伤,以(因而)破族灭门者,不可胜(shēng升,尽)数。”

【例句】:

汉·王符《潜夫论·实边》:“不便水土,类多灭门。”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书·王轨传》:“皇太子,国之储副。事有蹉跌,便至灭门之祸。”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3折:“纵是你旧媳妇、旧丈夫,依旧欢聚,可送的俺一家儿灭门绝户。” 明·谢谠《四善记·天佑阴功》:“此辈合赴汤池,令毒蛇吞噬,以罚其身,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词语灭门】   汉语词典:灭门

猜你喜欢

  • 断齑画粥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注引《东轩笔录》(宋.魏泰撰):“公(范仲淹)少与刘某同上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酢木

  • 揄揶有鬼

    同“鬼揶揄”。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想当初人遭颠沛,到如今自受流离。说不得笑骂由人,怎避得揄揶有鬼。”主谓 揄揶,嘲笑。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句。南朝梁·刘孝标注

  • 千金一字

    同“一字千金”。清钱谦益《丙申春就医秦淮作绝句三十首》:“河岳英灵运未徂,千金一字见吾徒。”

  • 清角

    源见“晋君听琴”。指高妙的、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听的音乐。三国 魏曹丕《善哉行》诗:“《清角》岂不妙,德薄所不任。”【词语清角】   汉语大词典:清角

  • 一串铃

    明中叶后为整顿钱粮收解手续在北方所行的改革办法。与一条鞭法同时施行。隆庆(明穆宗朱载垕年号。1567——1572年)初北直隶、山东等处实行一串铃法,还改进收解办法,主要为使收、解分离;总收以后按原有各

  • 乌鹊桥

    同“鹊桥”。唐刘商《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为裳,乌鹊桥成别恨长。”宋贺铸《减字木兰花》词之九:“乌鹊桥边河络角,鸳鸯楼外月西南。门前嘶马弄金衔。”【词语乌鹊桥】   汉语大词典:乌鹊桥

  • 蠡酌管窥

    同“管窥蠡测”。《云笈七籤》卷三:“蠡酌管窥,一至于此。”见“以管窥天,以蠡测海”。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3:“~,一至于此。”【词语蠡酌管窥】  成语:蠡酌管窥汉语大词典:蠡酌管窥

  • 甘罗说赵王

    秦始皇时甘茂之孙甘罗,年十二,为始皇说服赵王割五城,始皇封甘罗为上卿的故事。《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黄唐相

  • 黄绢

    源见“绝妙好辞”。指极好的文辞。唐白居易《赋赋》:“掩黄绢之丽藻,吐白凤之奇姿。”或隐含“绝”字。唐薛存诚《御制段太尉碑》诗:“雅词黄绢妙,渥泽紫泥分。”亦代称隐语。唐 冯翊子《桂苑丛谈.班支使解大明

  • 朱弦三叹有遗音

    朱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三叹:宗庙奏乐,一人唱歌,三人赞叹而应和。遗音:犹“余音”。 红色丝弦弹奏的乐曲,悠扬婉转,余音绕梁。 形容音乐美妙。语出《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