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檀弓上》:“‘予(孔子)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余殆将死也。’盖寝疾七日而没。”孔子在临死前七日,曾梦见自己坐于两楹之间受祭奠,自知有生之日不长,因而对生不被
同“恩牛怨李”。赵宗瀚《寄怀李印泉先生日本》诗之二:“水深火热人间事,怨李恩牛党锢碑。”并列 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朝臣有两党,以李德裕、牛僧孺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怨李恩牛”比喻结党
同“陶令归去来”。宋晁补之《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词:“不似朱公江海去,未成陶令田园计。便楚乡、风景胜吾乡,何人对!”
源见“呼庚癸”。军粮的隐语。泛指粮食。清钱谦益《星士陈叟生子》诗:“人世但求庚癸足,生年更要甲辰雄。”【词语庚癸】 汉语大词典:庚癸
同“劝善惩恶”。《后汉书.仲长统传》:“信赏罚以验惩劝,纠游戏以杜奸邪。”【词语惩劝】 汉语大词典:惩劝
衣履不整的样子。形容人洒脱而不事修饰。唐代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并列 履,鞋。不好好穿衣裳和鞋子。形容衣着不整齐,不拘小节。《老残游记》:“这个人
源见“谏猎”。指汉司马相如。明李攀龙《春日闻明卿之京却寄》诗:“十载浮云傍逐臣,归来不改汉宫春。摩挲金马宫门外,谁识当时谏猎人?”【词语谏猎人】 汉语大词典:谏猎人
《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后以“易地而处”称彼此互换所处地位与环境。三国 魏曹髦《少康汉高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河上公》:“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字。汉文帝时,公结草为庵于河之滨。”晋.皇甫谧《高士传》卷下:“焦先,字孝然,世莫知其所出也。或言生汉末,及魏受禅,常结草为庐于河之滨,独止其中。
同“蒲葵扇”。清 丘逢甲《哀粤中之穷叠镇海楼送王豹君方伯之蜀韵》:“生有蒲葵归故令,死犹薏苡谤先侯。”【词语蒲葵】 汉语大词典:蒲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