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所求无厌。明 无心子《金雀记.临任》:“真薄幸,原何陇 蜀相兼并。”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葛端肃公家训》:“理刑之官,非可以兼辅导,若如所请,将来陇 蜀之请,又不知其如何
源见“日近长安远”。喻处京都帝王旁。清黄遵宪《车驾驻开封府》诗:“举首长安知日近,肯留河上再迁延?”
元.秦简夫《东堂老》四折:“岂不闻远亲呵不似我近邻,我先敢做的个有口偏无信。”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后因以“远亲不如近邻”用为比喻遇事互相帮助的典故。陆地《美丽的南方.
源见“乘鸾”。喻指夫妻所居之处。宋李廌《虞美人令》词:“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
《后汉书.钟离意传》:“(明帝)尝以事怒郎药崧,以杖撞之。崧走入床下,帝怒甚,疾言曰:‘郎出!郎出!’崧曰:‘天子穆穆(端庄的样子),诸侯煌煌(光辉的样子),未闻人君,自起撞郎。’帝赦之。”东汉时,郎
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四:“宋武帝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微时伐荻新洲,见大蛇长数丈,射之,伤。明日复至洲里,闻有杵四声,往视之,见童子数人,皆青衣捣药。问其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射,合散敷之。’
同“闻鸡起舞”。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词:“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词语中宵舞】 汉语大词典:中宵舞
源见“击贼笏”。借指正气凛然。明无名氏《鸣凤记.夫妇死节》:“一言犯威,五刑殉裂;关脑比心,严颜嵇血;朱槛段笏,张齿颜舌。”【词语段笏】 汉语大词典:段笏
《太平御览》卷三四五引《晋中兴书》:“初,魏徐州刺史任城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始辞之,固强,乃受。祥为司空,祥死之日
源见“郤诜丹桂”。喻指登高第的才学。明杨慎《桂湖曲送胡考思》:“含情重含情,攀留桂枝树。珍重一枝才,留连千里句。”【词语一枝才】 汉语大词典:一枝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