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马牛累出汗来。后以“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诗:“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并列 存放的书籍堆至屋顶,搬运时使牛马累出汗。形容书籍极多。语本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张贤亮《小说中国》:“然而,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典籍和文字性的范本~,并且件件都是珍宝。”△多用于书籍的数量方面。→车载斗量 林林总总 ↔所剩无几 寥寥无几。 也作“充栋汗牛”、“汗马充屋”、“汗牛塞栋”。


【典源】 唐·柳宗元《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孔子作《春秋》千五百年,以名为传者五家,今用其三焉。秉觚 (gu) 牍,焦思虑,以为论注疏说者百千人矣。攻讦很怒,以辞气相击排冒没者,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或合而隐,或乖而显。之后学者,穷老尽气,左视右顾,莫得而本。”

【今译】 唐代柳宗元在《陆文通先生墓表》中写道: 孔子作《春秋》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了,为《春秋》作传的共有五家,流传至今的只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穀梁传》三家。历代手捧木简,殚精竭虑为其注疏的有千百人之多。他们对文义的理解有不同,互相指摘他人的疏漏和谬误,校勘原书,发现衍文及脱文。他们的著作放置起来可以堆满屋子,若要搬运,可使牛马累得出汗,他们所述或者相合而隐,或者相悖而显。后世学习的人,花费极多的时间、精力,面对众多的书籍而左读右看,不知应该遵从哪种说法,反而不得要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书籍极多。

【典形】 充栋、汗马牛、汗牛、汗牛充栋、汗牛书、陆家充栋、汗千牛、汗牛文。

【示例】

〔充栋〕 清·孔尚任《桃花扇》:“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

〔汗马牛〕 宋·陆游《著书》:“平生著书汗马牛,一事不施今白头。”

〔汗牛〕 清·丘逢甲《兰西将去潮次鷃尘韵送之》:“人才几辈徒功狗,文字何能只汗牛?”

〔汗牛充栋〕宋·陆游《冬夜读书有感》:“汗牛充栋成何事,堪笑迂儒错用功。”

〔汗牛书〕 宋·陈师道《次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生须着锥地,何赖汗牛书。”

〔陆家充栋〕 清·黄景仁《秋日读书不疏园》:“陆家充栋曹盈仓,养就君才许华赡。”


【词语汗牛充栋】  成语:汗牛充栋汉语词典:汗牛充栋

猜你喜欢

  • 三春寸草

    源见“寸草春晖”。喻父母养育之恩。宋苏舜钦《送子履》诗:“君亲恩大须荣报,学取三春寸草微。”

  • 谈薮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裴仆射时人谓为谈之林薮。”刘孝标注引《惠帝起居注》:“頠(裴頠)理甚渊博,赡于论难。”后因以“谈薮”指知识渊博,对答如流。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谈论》:“称人谈论不

  • 束脯

    源见“灵辄扶轮”。本指赵盾给灵辄的二束肉脯,后用以为施恩获报的典实。《淮南子.缪称训》:“僖负羁以壶餐表其闾,赵宣子以束脯免其躯,礼不隆而德有余。”【词语束脯】   汉语大词典:束脯

  • 周太常

    源见“太常斋”。指枯守长斋者。唐刘禹锡《答乐天戏赠》诗:“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 猿穴坏山

    汉代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江河决堤往往是从蚂蚁在堤上钻洞开始,山岩崩坏则由于猿猴营造巢穴。比喻忽视小事,将成大患。【词语猿穴坏山】  成语:猿穴坏山汉语大词典:猿穴坏山

  • 眼中拔钉

    源见“眼中钉”。比喻除去心目中最痛恶的人。《新五代史.赵在礼传》:“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偏正 比喻除掉心目中最可恶的人。《新五代史·杂传八·赵在礼

  • 衒玉

    同“衒玉自售”。宋曾巩《乞登对状》:“臣藐在外服十有二年,无衒玉之一言,无左右之素誉,地穷势绝,不敢期于自通。”【词语衒玉】   汉语大词典:衒玉

  • 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

    终:完了。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语出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三折:“受人之托。必当终人之事。大人的分付,着我先进城去,寻那杨金吾刘衙内。”明.高则诚《琵琶记.南浦嘱别》:“秀

  • 渭浊泾清

    源见“泾渭分明”。借指好与坏,是与非。沈砺《咏史》诗:“渭浊泾清本异流,当涂符谶趁时收。”【词语渭浊泾清】  成语:渭浊泾清汉语大词典:渭浊泾清

  • 画荻

    《宋史.欧阳修传》:“(欧阳修)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后以“画荻”作为称颂母教有方的典故。宋.刘克庄《后村集》卷二十三《挽刘母王宜人》诗:“分灯照邻女,画荻训贤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