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求仁而得到了仁,又有什么怨恨呢? 表示要求得到满足,终于如愿以偿。一般用于追求人格、道德范畴的完善,虽付出沉重代价也不怨悔的场合。语出《论语.述而》:“‘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太平广记》卷一六四引《李膺家录》:“膺坐党事,与杜密、荀翊同系新汲县狱。膺谓曰:‘死者人情所恶,今子无吝色者何?’翊曰:‘求仁得仁,又谁恨也?’”明.李清《三垣笔记下.弘光》:“左懋第将刑,顾问五人云何,一斌等皆曰:‘愿从死。’懋第曰:‘好,好,但恐有悔。’用极大呼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真人俯思良久,顾罗生笑曰:‘君所谓求仁得仁,亦复何怨?老夫耄矣,不能驱役鬼神,预人家儿女事!’”


猜你喜欢

  • 椿舍

    同“椿庭”。清 陈昌沂《〈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瞥眼昙花影,虚承念载欢……茫茫椿舍意,谈绪亦悲端。”【词语椿舍】   汉语大词典:椿舍

  •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表示学贵师承。语出唐.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明.宋濂《赠会稽韩伯时序》:“余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以传经为尚。”清.秦瀛《小岘山人文集.

  • 短小精悍

    悍(hàn汗):勇猛。此典指郭解身材矮小而精明勇猛。后以此典比喻人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语言之简短而精炼有力。郭解,字翁伯,河内轵(Zhǐ纸,今河南济源县东南轵城镇)人。他状貌矮小而精明勇猛,不饮酒。

  • 邯郸路

    同“邯郸道”。《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只因旧日邯郸路,梦里卢生误着鞭。”【词语邯郸路】   汉语大词典:邯郸路

  • 增灶

    《后汉书.虞诩传》载:汉安帝(刘祜)永初四年(公元一一〇年),羌人反汉,攻破并、梁二州,大将军邓骘以军费不足为借口,打算放弃梁州,准备收缩防区,于是召集公卿大臣商议,遭到虞诩的反对。虞诩力主抗敌,邓骘

  • 绿野心

    源见“绿野堂”。谓不恋禄位的雅怀。宋范成大《太师陈文恭公挽词》之二:“皦日黄河誓,浮云绿野心。”

  • 臣朔苦饥

    源见“索米长安”。借指俸薄生活难度。徐道政《端阳顾竹侯招食粽》诗:“自到长安米如珠,臣朔苦饥涎空嗌。”【词语臣朔苦饥】   汉语大词典:臣朔苦饥

  • 镆耶

    同“莫邪”。耶,通“邪”。宋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镆耶之锋,冰销于倏忽。”【词语镆耶】   汉语大词典:镆耶

  • 销金众口

    源见“众口铄金”。喻伤人的谗言。元耶律楚材《和北京张天佐见寄》:“销金众口嫉居士,好事独君慕湛然。”

  • 半部鲁论

    同“半部论语”。《论语》为孔子门人记载孔子言行的书,孔子鲁国人,故《论语》又称《鲁语》。清赵翼《大柳驿相传为赵韩王授徒处》诗:“半部《鲁论》佐天下,犹似不忘《兔园》纸。”按:《鲁论》,即《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