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气傲心高

气傲心高

气:气势;气质。傲:傲慢;看不起人。心:心思。高:高深。指气质傲慢,心思高深。允禵(īí题,1688-1755年),姓爱新觉罗,名允禵,是康熙皇帝第十四子。允禵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被封贝子(满语,意为“天生”贵族,为清宗室爵位第四等。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镇国公之上),他屡从康熙皇帝征讨边疆,立有战功,深受喜爱。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授为抚远大将军(清代封爵之一,出征专授将军,统率部队,驻防各地)。康熙皇帝亲自在太和殿授给抚远大将军印,并命令用正黄旗纛(dú独,皇帝亲征所用仪仗之大旗,绘五色销金云龙纹的黄色大龙旗),去征讨准噶(Gā咖)尔部首领策妄阿喇布坦,并驻防西宁,后又驻防甘州(今甘肃张掖市),主持西北战事。康熙皇帝去世后清世宗胤祯即位,以次年为雍正元年(1723年)。他指示总理王大臣说:“西边这一路军队事务,抚远大将军允禵的职务和责任很是重大,但是皇父丧事若不回京城来,恐怕在内心里是不安静的,速急发行公文给爱新觉罗·允禵王爷,令他奔驰驿(yì一)道(古代跑马传递公文的驿站之间的大道)兼程赶回京城来。”等到允禵速急赶回,却命令他留守景陵(康熙帝)陵墓,解除了军权。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雍正帝又指示说:“爱新觉罗·允禵缺乏知识,狂妄无理,气质傲慢,心思高深,我希望他能改悔,以便加给恩惠。”监禁允禵在景陵寿皇殿旁十多年,到清世宗雍正帝死后,才由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帝)于乾隆元年(1736年)将允禵放出来。

【出典】:

清史稿》卷220《诸王传六·圣祖诸子·恂勤郡王允传》9081、9082页:“世宗即位,谕总理王大臣曰:‘西路军务,大将军职任重大,但于皇考(皇帝尊称死去的皇父)大事若不来京,恐于心不安,速行文大将军王驰驿来京。’允禵至,命留景陵待大祭。雍正元年五月,谕曰:‘允禵无知狂悖,气傲心高,朕望其改悔,以便加恩。’”

【例句】: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所以先把他这三句开场话儿作一个破题。”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42回:“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气傲心高,只得作一长歌,当做似《莲花落》,满市唱着乞食。”


并列 志气高傲。《二刻拍案惊奇》卷22:“自家想着当年的事,还有些~。”△形容有骨气;也形容狂妄。


【词语气傲心高】  成语:气傲心高汉语词典:气傲心高

猜你喜欢

  • 肘后医方

    同“肘后方”。唐严武《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 绝长继短

    见“绝长补短”。《墨子·非命上》:“古者汤封于毫,~。”【词语绝长继短】  成语:绝长继短汉语大词典:绝长继短

  • 访嵇

    源见“吕安题凤”。谓探访好友。宋京镗《洞庭春色.次宇文总领韵》词:“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 一网打尽

    比喻全部落网或网罗无遗。《宋史.范纯仁传》:“昔先臣与韩琦、富弼同庆历柄任,各举所知,当时飞语指为朋党,三人相继补外。造谤者公相庆曰:‘一网打尽。’”先臣:指范纯仁的父亲范仲淹。庆历:宋仁宗年号。柄任

  • 鬼瞰其室

    瞰( ㄎㄢˋ kàn ):窥视,侦伺。 比喻坏人阴谋加害。语出汉.扬雄《解嘲》:“且吾闻之,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唐.姚崇《遗令诫子孙文》:“贵则神忌其满,人恶其上;富则鬼瞰

  • 百尺竿头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教坊有王大娘者,善戴百尺竿,竿上施木山,状瀛洲、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于其间,歌舞不辍……”后因以“百尺竿头”喻空中杂技,如宋.晏殊《题咏上竿伎》:“百尺竿头褭褭身(褭

  • 忍耻墦间祭

    源见“乞墦”。谓忍辱含垢乞求施舍。宋陆游《赠丐士》诗:“尚能忍耻墦间祭,安用追惭饭后钟?”

  •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明.邵璨《香囊记.分岐》:“自古道为臣死忠,为子死孝,当初不该赴选,也由得我和你,今日既受朝廷之爵,即当致身报国,不必更以家事为虑。”“为臣死忠,为子死孝”,系封建社会所标榜的伦理道德,意指做臣子的应

  • 孤凤

    《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得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楚狂士接舆曾用凤歌讽谕孔子不要热衷于从政。

  • 采菖蒲

    晋.葛洪《神仙传》卷三《王兴》:“汉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思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颠,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之神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