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锥子

毛锥子

即笔的代称。后也用来泛指文人和文事,用以和武事相对。出自五代史弘肇的事迹。史弘肇(?-950年),字化元。郑州荥泽(今河南郑州西北)人,士兵出身。因其作战勇敢善步行,被北汉高祖刘知远提拔为禁军军校。后因屡立战功,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其人酷嗜杀戮,而且十分看不起文人。在一次宴会上,他曾说道:“安定朝廷,平息祸乱,有长枪大剑就可以了。毛锥子能有什么用处!”三司使王章立即反驳道:“如果没有毛锥子,军队的开支从何而来呢?”史弘肇后以功高压主,为汉隐帝所杀。

【出典】:

新五代史》卷30《汉臣传第十八·史弘肇传》332页:“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弘肇默然。”

【例句】:

宋·张孝祥《赠郭遐龄》:“不必毛锥子,相期定远侯。” 明·汤显祖《紫钗记》:“长枪队里也要毛锥钻,军咨记室优闲。” 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直引蛇行横蟹足,而今安用此毛锥。”


【典源】《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弘肇默然。”《旧五代史·史弘肇传》亦载。

【今译】 五代时后汉大将史弘肇说:“安定朝廷,平息祸乱,就需要长枪大剑,像毛锥子(指毛笔) 有什么用?”王章回答:“如果没有毛锥子,怎么筹集军粮呢?”

【释义】 后以此典借指毛笔,也指文事,常用于与武事相对时。

【典形】 安用毛锥、毛锥、毛锥子、毛锥三寸、毛锥傲蓑衣。

【示例】

〔安用毛锥〕 清·黄遵宪《续怀人诗》之十:“直引蛇行横蟹足,而今安用此毛锥?”

〔毛锥〕 明·汤显祖《紫钗记》:“长枪队里也要毛锥站,军咨记室优闲。”

〔毛锥子〕 宋·张孝祥 《送郭遐龄》:“不必毛锥子,相期定远侯。”


【词语毛锥子】   汉语词典:毛锥子

猜你喜欢

  • 蟋蟀辞

    《诗经.唐风.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此晋也,而谓之唐,本其风俗,忧深思远,俭而用礼,乃有尧之遗风焉。”《蟋蟀》篇讽刺晋僖公“俭不中礼”,希

  • 八裴

    《世说新语.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论……以八裴方八王:裴徽方王祥,裴楷方王夷甫,裴康方王绥,裴绰方王澄,裴瓒方王敦,裴遐方王导,裴頠方王戎,裴邈方王玄。”魏晋之世,有裴、王两大世代旺族,时人将裴徽及子

  • 凤凰琴

    旧题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五:“赵后有宝琴,曰凤凰,皆以金玉隐起为龙凤螭鸾、古贤列女之象。”汉成帝后赵飞燕有琴名叫凤凰,后世琴因多有以凤凰命名者。后用为咏琴之典。唐.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其一诗

  • 陶潜归去来

    同“陶令归去来”。唐高適《封丘作》诗:“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 韩信用兵,多多益办

    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此是化工造物之妙,与文同用。”见“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3:“~。此是化工造物之妙,与文同用。”【词语

  • 火炎琬琰

    源见“玉石俱焚”。琬、琰皆为玉,因以“火炎琬琰”喻好人遭灾受害。唐柳宗元《弘农公复为大僚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凤。”

  • 时日曷丧,与汝偕亡

    《尚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hé何时)丧,予及汝皆(一作偕)亡。’”夏桀暴政,不断重征劳役和赋税,百姓都怠工不出力,痛恨得咬牙切齿,要和他同归于尽。后以此言表示

  • 寸有所长

    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词语寸有所长】  成语:寸有所长汉语大词典:寸有所长

  • 再作冯妇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发棠邑的仓米,以赈济灾民)——殆(大概,恐怕,表示测度语气)不可复(指不能再行)?’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终,后来

  • 攀驿

    同“攀梅”。驿,指驿使。宋刘一止《青玉案》词:“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