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

瞑目:闭上眼睛。死时也不闭上眼睛。形容至死也不甘心。也用来比喻志向坚决。孙坚(155-191年),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县)人。汉灵帝时任长沙太守。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专擅朝政,肆虐京都。诸州郡都起义兵讨伐董卓。孙坚也发兵,并屡败董卓,董卓对孙坚作战勇武很害怕,便派遣将军李催去收买孙坚,许以和亲,并对孙坚及其子弟封官许愿。孙坚不为所动。他对李催说:“董卓逆天意,行无道,颠覆汉朝王室,我如不能夷灭他三族,把他的罪行昭示于四海,就是死也不能闭上眼睛,怎能和他结亲呢?”

【出典】:

三国志·吴书》《孙坚传》卷46第1097页:“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令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例句】:

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疾益甚,叹曰:‘四患未除,吾死不瞑目矣!’” 宋·陆游《剑南诗稿·三三·七月下旬得疾,不能出户者十有八日,病起有赋》:“著书殊未成,即死不瞑目。”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


主谓 瞑目,闭眼。死了也合不上眼。谓人抱恨而死,心有不甘。语本《左传·文公元年》:“谥之曰灵,不瞑。”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的。”△多用于描写含恨而死之人。 →抱恨终天 ↔死而无怨 死亦瞑目 含笑入地 心甘情愿。也作“死不闭目”。


解释瞑:闭,合上。死了也不闭眼。表示心事未了,死了也有遗憾。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东汉末年,宦官和内戚轮流执政,朝廷腐败凋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爆发了黄巾大起义。董卓是西北地区甘肃临洮人,他在征讨黄巾军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军队,盘踞在河东地区,不肯接受朝廷的调度。后来,在宦官和内戚的斗争中,董卓趁机带兵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此后董卓秽乱后宫、放纵士兵草菅人命、搜刮民财、虐待大臣,引起了天下之人的公愤。

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擅朝政,在京城骄横放纵。各州郡共同起兵,推举袁术作为领导人,打算征讨董卓,孙坚也积极响应。孙坚是孙权的父亲,当时地位尚低,他带领人马拜见袁术,袁术上表推荐他担任破虏将军、豫州刺史。此后,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孙坚勇敢坚定,多次失败后仍坚持战斗,终于在阳人(地名)大败董卓的军队,杀死了董卓的大都督华雄。

阳人大捷之后,董卓对孙坚的勇猛顽强非常忌惮,打算收买他。就派手下过来,让孙坚开列一个子弟亲信的名单,以便朝廷按名单分封赏赐。孙坚义正词严地说:“董卓违逆天命,颠覆王室,大逆不道。今天不诛杀你父母妻子的宗族,不将你的罪行昭示于天下,我死也不会闭上眼睛。又怎会与你和亲呢?”孙坚终因自己的勇敢和坚定,成为吴国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近义遗恨终生

例句

素以“扭亏圣手”著称的企业家向大家立下军令状:不把化肥厂搞上去死不瞑目。


【词语死不瞑目】  成语:死不瞑目汉语词典:死不瞑目

猜你喜欢

  • 雪中赠襦

    南朝齐谢朓在大雪中把自己的短袄赠送给别人。《渊鉴类函.服饰部.襦四》:“谢朓大雪中见江革敝絮单席,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著襦,并手割半毡与之充坐具而去。”后人也用以比喻在别人困难或急需时给予救济、

  • 阳关泪

    源见“渭城”。指别泪。表示伤别之情。宋毛滂《青玉案.戏赠醉妓》词:“眉儿吃皱,为谁无语,阁住阳关泪。”

  • 前赴后继

    源见“前仆后继”。谓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紧跟上。形容英勇斗争,勇往直前。艾青《光的赞歌》:“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见“前仆后继”。毛泽东《支持刚果(利)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声

  • 一心以为鸿鹄将至

    鸿鹄:俗名天鹅。 心里以为有只天鹅快要飞来。 形容人们从事学习或工作不能专心致志。语出《孟子.告子上》:“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邓穴钱

    同“邓家铜山”。穴,指金穴。明许自昌《水浒记.论心》:“财疏邓穴钱,义仗东门剑。”

  • 氓廛

    《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赵岐注:“廛,居也。”因以“氓廛”指民家住房。明宋濂《遯耕轩记》:“署居与氓廛孰安?章绶与民服孰华?”【词语氓廛】   汉语大词典:氓廛

  • 蚁穴溃堤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蝼蚁之穴虽小,一旦忽视,不加堵漏,洪水袭来,将导致千丈之堤崩溃;烟囱的缝隙虽微,倘若轻觑,不加弥补,烟火奔突将造成百尺之室焚毁。这

  • 萍水相遇

    萍水相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我与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萍水相遇,怎好为我破格!”见“萍水相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9回:“我与足下未遇之先,已受先施之惠,及至~,怎好为

  • 戴帽饧

    《隋书.梁彦光传》载:梁彦光先“以静镇之”,治岐州,有政绩,再依旧法治邺都不能理化,被罢官。后又“拜赵州刺史,彦光言于上曰:‘臣前待罪相州,百姓呼为戴帽饧。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复垂收采,

  • 月里嫦娥

    同“月里姮娥”。元 曾瑞卿《留鞋记》四折:“有口难言,月里嫦娥爱少年。”偏正 《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后有“月里嫦娥”之说。常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元·曾瑞《留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