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武陵洞

武陵洞

同“桃源洞”。唐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宛谓武陵洞,潜应造化移。”


猜你喜欢

  • 积毁销金

    源见“众口铄金”。喻众口不断毁谤,可致人于死地。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人生实难,逢此织罗。积毁销金,沉忧作歌。”见“积毁可销骨”。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人生实难,逢此织罗。~,沉忧作歌。”【

  • 宝马香车

    骏马与美车,是富贵人家出行的排场。唐代沈佺期《上巳日袚褉渭滨应制》诗:“宝马香车清渭滨,红桃碧柳褉堂春。”褉( ㄒㄧˋ xì 系):古人消除不祥之祭,常在春秋二季于水滨举行。见“香车宝马”。元·王

  • 沤麻

    《艺文类聚》卷十九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石勒与李阳相近,阳性刚愎,每争沤麻池,共相扑打,互有胜负。”石勒(东晋列国后赵的创建者)幼时在家乡沤麻与李阳争夺沤麻池,(麻需浸泡在水中,使自然发酵,

  • 见得思义

    得:获取。义:公正合理而适宜。 看见有所得就考虑是否该得。 表示不妄取于人。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 诗亡然后春秋作

    春秋:古代史书名。相传为孔子所作。 原意是说古代圣王采诗以观民风。后来此事被废止,诗也就没有了。于是孔子作《春秋》,以寓善恶褒贬之义。语出《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

  • 瓢箪

    同“箪食瓢饮”。三国 魏曹植《大司马曹休诔》:“好彼蓬枢,甘此瓢箪。”【词语瓢箪】   汉语大词典:瓢箪

  • 足高气扬

    同“趾高气扬”。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见“趾高气扬”。《东周列国志》24回:“宰孔视桓公~,似有矜高之色,乃应曰:‘君以为可,谁敢曰不可!’”【词语足高气扬】  成

  • 缑山弄箫

    源见“王乔控鹤”。借指过悠闲的隐居生活。明 王錂《春芜记.访友》:“因此上箕山挂瓢,缑山弄箫,幽怀尽付闲花草。”

  • 呼天问

    同“呵壁问天”。康有为《秋登越王台》诗:“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 儿戏

    比喻处理事情了草轻率,有如儿童嬉戏。《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曰:“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词语儿戏】   汉语大词典:儿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