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毅力顽强,不怕困难,有志竟成,人定胜天。北山愚公,年近九十,因屋前太行、王屋两座大山阻碍出入,决心把山铲平。智叟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有子,子又有孙,孙又生子,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每天挖山不止
《左传.宣公一五年》:“晋侯赏桓子狄臣千室,亦赏士伯以瓜衍之县,曰:‘吾获狄土,子之功也。微子,吾丧伯氏矣!’……”晋景公赏给荀林父狄国的臣民一千户,同时又把晋国的瓜衍赐给士伯,并且对士伯说:“我所以
《庄子.天地》:“百年之木,破为牺尊,青黄而文之;其断在沟中。比牺尊于沟中之断,则美恶有间矣,其于失性一也。”同是百年之木,破木之后,有的做成了雕饰美丽的酒樽,有的则弃置在沟中成了一段烂木头。庄子认为
匡:匡衡。汉东海承人,淹贯经义,尤善说诗。解人颐:使人大笑。颐,面颊。 匡衡说诗,能解人颐。语出《汉书.匡衡传》:“匡好学,尤精力过绝人。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明.谭元
同“和氏之璧”。元吴克恭《谷口歌采荣》诗:“哀哉和氏璞,献者楚王城。”
源见“鸱得腐鼠”。喻指庸人俗辈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怒声。宋苏轼《和刘道元寄张思民》:“腐鼠何劳吓,高鸿本自冥。”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六:“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嶮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克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
《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代称五十岁。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如何斯人,而有斯疾,曾未知命,中年陨卒。”唐张说《豫州刺史魏君碑》:“年近知命,位止方州。”郭沫若《沸羹集.无题》:
见“官怠于宦成”。
宋《宣和书谱.张旭》:“张旭喜酒,叫呼狂走方落笔。一日酣醉,以发濡墨作大字,既醒视之,自以为神,不可复得。”后以“浸发”用为形容浪漫得神之作。唐.李贺《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长桥?谁看浸发题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