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材晋用

楚材晋用

原指楚国不会用人,人才相继逃往晋国。后来泛指谁会用人,人才就会流向哪里。春秋时期,楚国大夫伍举因被人诬告私遣岳父王子牟逃亡外国而先后流亡郑国、晋国。他的朋友声子因这样一个有才之士为晋所用而极觉可惜。公元前547年,他自晋国出使归来,令尹子木向他了解晋国情况。他回答说,晋国的正卿不如楚国,而它的大夫却十分贤明,都是当卿的人才。好象杞木、梓木、皮革都是来自楚国一样,晋国的不少的大夫也都是从楚国去的。而后,他又列举包括伍举在内的一大批楚国人才在晋国受到重用的事实,批评楚国政策上的失误,并提醒子木这样下去会对楚国造成严重危害。子木十分害怕,将此意告知楚康王,楚王下令增加伍举的官禄爵位并派他的儿子接他回国。

【出典】: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及宋向戌将平晋、楚,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例句】:

南朝陈·沈炯《太极殿铭序》:“楩楠豫章,地沦外寇;楚材晋用,非复我求。” 唐·令狐德棻《周书·沈重传》:“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


并列 引用别国人才或自己的人才外流为他人所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清·郑观应《盛世危言·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中国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雇募洋师。”△用于人才方面。


【典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今译】 春秋时,声子出使晋国,回到楚国后,令尹子木向他了解晋国的情况,声子说,虽晋卿不如楚卿,而晋大夫却比楚大夫强,皆有公卿之才。楚臣在楚国不受重用,却在晋国发挥才干,正像杞梓 (木材) 、皮革,都是从楚地运去的一样。楚国有材,而晋国在使用。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才外流,为别国、别地所用。

【典形】 楚材、楚材晋用、晋用、杞梓、收杞梓。

【示例】

〔楚材〕 唐·杜甫《毒热寄简崔评事》:“楚材择杞梓,汉苑归骅骝。”

〔楚材晋用〕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周朝以楚材晋用,不停于平章; 赵璧秦求,无论于羁远。”

〔晋月〕元·耶律楚材《和张敏之鸣凤曲韵》:“有材希晋用,失志欲刘依。”

〔杞梓〕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七年可识,抱杞梓而呈才。”

〔收杞梓〕 宋·苏轼《蔡景繁官舍小阁》:“文昌新构满鹓鸾,都邑正喧收杞梓。”


【词语楚材晋用】  成语:楚材晋用汉语词典:楚材晋用

猜你喜欢

  • 知止

    懂得应适可而止,不作过分的要求。《老子》第四十四:“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词语知止】   汉语大词典:知止

  • 月落参横

    月亮落下,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晓。托名唐代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已尔。”并列 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即猎户星

  • 断鞅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侯驾,将走邮棠。大子与郭荣(大子,即太子光。郭荣,齐大夫)扣马,曰:‘师速而疾,略(谓夺取物资)也。将退矣,君何惧焉?且社稷之主不可以轻(轻,指轻举妄动),轻则失众。君必待之

  • 陇头春信

    同“陇头音信”。元 吴西逸《寿阳春.四时》曲:“折梅花不传心上人,村煞我陇头春信。”

  • 南风死声

    源见“南风不竞”。比喻争战中一方力量衰弱,已成失败之势。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 攀辕卧辙

    《后汉书.侯霸传》载:东汉侯霸为淮平大尹,有能名。后来调职被征召入京,“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皆曰:“愿乞侯君复留期年。”又《白孔六帖》卷七七:“侯霸字君房,临淮太守,被征,百姓攀

  • 铭座

    源见“座右铭”。刻写于座位旁边用以自警自励的格言。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事天治人莫如啬’,‘绝学无忧’,书此三言,以代铭座。”【词语铭座】   汉语大词典:铭座

  • 寸阴是惜

    同“禹惜寸阴”。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当效禹王,寸阴是惜。当效文王,日昃不食。”主谓 珍惜每一寸光阴。语本《晋书·陶侃传》:“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

  • 翻羹

    《后汉书.刘宽传》:“宽简略嗜酒……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后因以“翻羹”为待人宽厚的典故。明归有光《士

  • 起予

    《论语.八佾》:“子复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中有“起予(启发)者商(卜商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