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堪:经得起,受得住。 树木尚且如此(凋零),人又怎能经受得住(岁月的煎熬)。 感叹世事沧桑,人生衰老之辞。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多引作〔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也单引 ① 〔树犹如此〕。宋.陈亮《贺新郎.寄幼安见怀韵》:“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


其他 树木还会凋落,人怎能不衰老。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唐·卢照邻《病梨树赋》:“岂赋命之理,得之自然,将资生之化,有所偏及。~?”△多用于感叹人生的变故。→树倒根摧 ↔枝繁叶茂


【词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成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猜你喜欢

  • 箕山之操

    同“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箕山之操,仕无伊 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见“箕山之节”。《后汉书·赵岐传》:“大丈夫生世,遁无~,仕无伊吕之勋,天不我与,复何言哉!”【词

  •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赜( ㄗㄜˊ zé ):幽深不明。索:求。钩:钩取。致:达到。 探讨幽眇处,索求隐晦处,钩取深奥处,推致辽远处。 指探索事物的隐秘内情或深邃义理。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

  • 画眉客

    源见“张敞画眉”。指风流情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四折:“出脱你这干风情的画眉客。”

  • 日月合璧

    源见“珠连璧合”。谓日月同升,古人附会为祥瑞。清钱泳《履园丛话.祥异》:“乾隆二十五年八月,钦天监奏称:明年元日午时,日月合璧,五星连珠。”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连珠

  • 望文生义

    文:文字,这里指字面。只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不求确切了解词句的内容。清.叶廷琯《吹网录.胡注望文生义之误》:“昔顾涧翁谓梅磵虽熟乙部,间有望文生义,乃违本事。”《孽海花》四回:“第一个时期,是开创时期

  • 君子爱人以德

    君子:旧指有修养有名望的人。 君子按道德的要求去爱护人。语出《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

  • 李郭游

    同“李郭同舟”。宋邓肃《一剪梅.题泛碧斋》词:“尊酒时追李 郭游,醉卧烟波万事休。”

  • 三岛灵山

    同“三神山”。元邓文原《万岁山广寒殿》诗:“三岛灵山浮海至,九天丹阙倚云开。”

  • 桃潭春水

    同“桃花潭水”。柳亚子《赠澄之两截句》:“更忆嘉陵江上别,桃潭春水系人思。”

  • 恨之入骨

    参见:恨入骨髓见“恨入骨髓”。晋·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剧于血仇。”【词语恨之入骨】  成语:恨之入骨汉语大词典:恨之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