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树桃李

树桃李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思》:“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

春秋时,阳虎向赵简子报怨说自己栽培了许多人,却得不到报答。赵简子认为问题在于对培养的对象要选择。譬如种植植物,春树桃李,则夏得休息,秋得其果;若树蒺藜,则仅得其刺。只有选育贤才,才能得到报答。后用为咏育人要有选择。

唐.李白《赠徐安宜》:“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情。”


猜你喜欢

  • 故态狂奴

    源见“狂奴故态”。指狂放傲世的人。清黄遵宪《铁汉楼歌》:“先生湛然色不变,崛强故态犹狂奴。”

  • 尽忠报国

    竭尽忠心,报效国家 颜之仪(523-591年),字子升,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幼颖悟,三岁能读《孝经》。及长,博涉群书,好词赋。北周宣帝宇文赞时任御正中大夫,犯颜直谏。隋代周后,出任集州刺史。北周

  • 浮白

    源见“浮以大白”。谓饮酒中的满饮或畅饮。南朝 梁沈约《郊居赋》:“或升降有序,或浮白无算。”【词语浮白】   汉语大词典:浮白

  • 骑鱼

    源见“琴高乘鲤”。指仙游。清赵执信《读续列仙传排闷作二十四绝句》之五:“骑鱼冒雨上天行,取次舒乡羡子英。岁岁还家泥妻子,苦教赤鲤耐逢迎。”【词语骑鱼】   汉语大词典:骑鱼

  • 黄龙

    源见“痛饮黄龙”。借指敌方的都城、巢穴。明史可法《请进取疏》:“始矜壮志于上马,谓黄龙之直抵有期;终耗雄心于跨驴,谓西湖之行乐可老。”【词语黄龙】   汉语大词典:黄龙

  • 井春五经

    参见:五经纷论

  • 殊途同归

    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出典】:《易·系辞下》:“子曰:‘天下何

  •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真人:指有道之人。相:形相。 有道之人不以形相显露于人前,以形相显露于人前的就不是有道之人。 表示有修养的人不爱自我表现。语出《西游记》九九回:“三藏悄悄的叫道:‘悟空,这里人家识得我们道成事完了

  • 七男八婿

    同“七子八婿”。明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娘年老,八十余,眼儿昏又聋着两耳,又没个七男八婿,只有一个孩儿,要供他甘旨。”见“七子八婿”。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试》:“娘年老,八十馀,眼儿昏又聋着

  • 伏生藏壁

    《史记.儒林列传》:“伏生者,济南人也。故为秦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乃闻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时伏生年九十余,老,不能行,于是乃诏太常使掌故朝错(朝,也作‘鼂’‘晁’)往受之。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