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仁愁鬓”。宋欧阳珣《踏莎行》词:“青衫小帽这回来,安仁两鬓秋霜重。”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后因以“风从虎,云从龙”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唐李观《项籍碑铭》:“其余揭竿而呼,争先刺秦者,如林如薮,于时乱浩浩
天生下老百姓就有七情六欲,如果没有君主,就会产生动乱。语出《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资治通鉴.唐纪.肃宗乾元元年》:“臣光曰:‘夫民生有欲,无主则乱。是故圣人制礼以治之。’”
万缕丝,形容柳条;或形容雨。宋代苏轼《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宋代张耒《晚归寄无咎》诗:“余天一剑青,远雨万丝白。”
谓耀武力于国外,旌:旌旗。《汉书.陈汤传》:“出百死,入绝域……悬旌万里之外。”【词语悬旌万里】 成语:悬旌万里汉语大词典:悬旌万里
同“冬温夏凊”。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讲求夏凊也只是要尽此心之孝。”【词语夏凊】 汉语大词典:夏凊
同“千里莼羹”。清王士禛《采莼曲》之四:“持作千里羹,朝朝下盐豉。”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三《剑南道下》渝州:“《禹贡》梁州之域,古之巴国也。阆、白二水东南流,曲折如‘巴’字,故谓之巴,然则巴国因水为名。”蜀地有阆、白两条河,流向东南,河道曲折如巴字状。后用
见“道殣相望”。【词语道殣相属】 成语:道殣相属汉语大词典:道殣相属
源见“曳尾泥涂”。喻避世自适之人。明何景明《寄李郎中》诗:“得失竟须知塞马,荣华终不易涂龟。”【词语涂龟】 汉语大词典:涂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