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朝不及夕

朝不及夕

又作“朝不保夕”、“朝不谋夕”、“朝不虑夕”。朝(zhāo招):早晨。不及:不到。夕:傍晚。指早晨都顾不到傍晚,常用以形容人民生活的困苦,或指遭遇的艰难。多尔衮(1612-1650年),姓爱新觉罗,名多尔衮,曾随清太宗皇太极出征,屡次建功。清崇德元年(1636年),进封睿(puì锐)亲王,参与朝政,颇受依重。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死,诸王争夺皇位,多尔衮审时度势,拥立幼侄爱新觉罗·福临继清帝位,即顺治帝。多尔衮以皇叔摄政(代皇帝处理政事)掌权。顺治元年(1644年),他被授奉命大将军,统率清军入山海关,在明降将吴三桂引导与配合下,击退李自成农民军,进驻燕京(今北京市)。后多尔衮下令,略称:以前明朝政治制度的弊病,以加派税收这一项最是重要。除供给辽东作战饷银之外,又有内地剿战的饷银,还有明兵训练的饷银,增加几倍并超过正常征收赋税的供给,预征辽饷、剿饷、练饷三饷的银两,远的超过二十年,近的也超过十几年,全国民众被剥削得穷困饥饿哀号,连早晨都顾不到晚上了。

【出典】:

清史稿》卷218《诸王传四·睿忠亲王多尔衮传》9026页:“前朝弊政,莫如加派,辽饷之外,复有剿饷、练饷,数倍正供,远者二十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áo áo敖敖,哀号连声),朝不及夕。”

【例句】: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2:“迨至湖南,则更流徙丐贷,朝不谋夕,遂以牛肉白酒,一醉饱而殁。” 孙中山《民族主义·五讲》:“故中国现在受列强的政治压迫,是朝不保夕的。”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大地风云,朝不谋夕。”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主谓 及,顾及。早晨不能顾及晚上。形容处境困难、危急。《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贬义。多用于情况不好方面。→朝不谋夕


【词语朝不及夕】  成语:朝不及夕汉语词典:朝不及夕

猜你喜欢

  • 小邑烹鲜

    源见“烹小鲜”。谓从小地方锻炼治政才能。唐李颀《赠别穆元林》诗:“彼乡有令弟,小邑试烹鲜。”

  • 一块肉

    《宋史.瀛国公纪》:帝母杨太后闻之,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耳,今无望矣!”宋祥兴二年(公元一二七九年),元兵攻陷厓山,陆秀夫背幼帝赵昺跳海而死。杨太后听到这一噩耗,精神完全崩溃,

  • 外孙幼妇

    源见“绝妙好辞”。指隐语、谜语。孙为霆《满庭芳.自题谜稿》曲:“竹西社冷,良宵客散,忍话春灯,外孙幼妇谁能省?”

  • 寇贾

    《后汉书.寇恂传》:“恂曰:‘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曰:‘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于是并

  • 风云会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指君臣际会。亦泛指际遇。汉王粲《杂诗》之四:“遭遇风云会,托身鸾凤间。”唐杜甫《洗兵马》诗:“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词语风云会】   汉语大词典:风云会

  • 耳属

    《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郑玄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于壁而听之者,知王有所受之,知王心不正也。”后因以“耳属”谓窃听。《晋书.苻坚载记上》:“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

  • 何以聚人曰财

    用什么来聚集人群?那就要有财物。 古代儒家强调理财的重要。因为它可以使民生充裕,社会安定。语出《易.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梁书.徐勉传》:“且释

  • 晏婴市宅

    同“晏子居”。清 祁隽藻《李文正慈恩诗文衡山西涯图合卷为叶润臣阁读题》诗:“孙叔衣冠子孙落,晏婴市宅尘土低。”

  • 爱及屋乌

    《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乌:乌鸦。推己之爱及屋上之乌。意为爱其人而及于与之有关的人或物。

  • 金英与侍郎

    南朝宋.鲍照《鲍氏集》卷八附释惠休《赠鲍侍郎》:“玳枝兮金英,绿叶兮紫茎。不入君王杯,低彩还自荣。想君不相艳,酒上视尘生。今当芳意重,无使盛年倾。”南宋释惠休曾以咏菊(即金英)诗赠给侍郎鲍照,借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