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暗送秋波

暗送秋波

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秋波,喻美女眼睛,后以“暗送秋波”指女子暗中眉目传情。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明冯梦龙挂枝儿.私窥》:“眉儿来,眼儿去,暗送秋波。”蔡东藩 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一二四回:“〔王占元〕对张则暗送秋波,对曹尤密切勾结。”


述宾 原指女子私下里眉目传情。后用以暗中示意,献媚巴结。徐兴业《金瓯缺》:“尽管他多次向蔡攸~,可是截至此时,人家还没有要收容他的明白表示。”△用于描写暗中讨好、勾结。→眉目传情眉来眼去 脉脉传情


【词语暗送秋波】  成语:暗送秋波汉语词典:暗送秋波

猜你喜欢

  • 顾荣锡炙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炙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

  • 一编圯下

    同“黄石略”。宋张孝祥《西江月.张钦夫寿》词:“已授一编圯下,却须三顾隆中。”

  • 双绶贵

    《汉书.金日磾传》:“日磾两子,赏、建,俱侍中,与昭帝略同年,共卧起。赏为奉车、建驸马都尉。及赏嗣侯,佩两绶,上谓霍将军曰:‘金氏兄弟两人不可使俱两绶邪?’霍光对曰:‘赏自嗣父为侯耳。’上笑曰:‘侯不

  • 沈腰暗减

    源见“沈约瘦”。指身体日渐消瘦。宋万俟咏《别瑶姬慢》词:“沈腰暗减,潘鬓先秋,寸心不易供。”

  • 桓伊三弄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显贵,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

  • 愈头风

    源见“檄医头疾”。称赞他人诗文精辟动人。唐刘禹锡《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纵使凉飇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清吴伟业《怀王奉常烟客》诗:“老去只应添鬓雪,愁来那得

  • 三尺喙

    《庄子.徐无鬼》:“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于此乎言之。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甘寝秉羽而郢人投兵。丘愿有喙三尺!”后因以“三尺喙”比喻能言善辩。宋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

  • 张翰扁舟

    《世说新语.任诞》:“贺司空入洛赴命,为太孙舍人。经吴阊门,在船中弹琴。张季鹰本不相识,先在金阊亭,闻弦甚清,下船就贺,因共语。便大相知说。问贺:‘卿欲何之?’贺曰:‘入洛赴命,正尔进路。’张曰:‘吾

  • 彩庭

    源见“老莱娱亲”。指父母高堂。宋无名氏《满江红.寿富者七十》词:“愿彩庭、岁岁捧霞觞,倾仙液。”

  • 声闻于外

    见〔鼓钟于宫,声闻于外〕。【词语声闻于外】  成语:声闻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