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晏子楹

晏子楹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儿子)壮而示之。’”后遂以“晏子楹”指先人遗言留处。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


【典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焉,谓其妻曰:‘楹语也,子壮而示之。’” 《说苑·反质》亦载,文大略同。

【今译】 晏子名婴,春秋时人,任齐相。他患病将死,写好遗言藏在堂前楹柱之内,对妻子说:“藏在楹柱里的是遗言,等儿子长大后给他看。”

【释义】 后以此典指先人遗言; 也用以借指藏书。

【典形】 晏相楹书、晏子楹、楹前凿柱、楹书、楹语、凿楹。

【示例】

〔晏相楹书〕 清·张穆《百字令》:“晏相楹书,兖师灯火,自有无穷事。”

〔晏子楹〕 唐·李商隐《五言述德抒情诗》:“经出宣尼壁,书留晏子楹。”

〔楹前凿柱〕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楹前凿柱,即取遗书; 石上开松,仍求故剑。”

〔楹书〕 唐·杨炯《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仰庭礼而不违,睹楹书而增慕。”

〔楹语〕 清·顾炎武《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儿从死父传楹语,帝遣生徒受壁经。”

〔凿楹〕 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寒关树直,秋塞云平,剑埋合柱,书藏凿楹。”


猜你喜欢

  • 戮专车骨

    同“后至之诛”。清吴伟业《廿五日偕穆苑先等游石公山》诗:“或负藏壑舟,或戮专车骨。”

  • 风雨不改

    源见“风潇雨晦”。又《诗.郑风.风雨序》:“《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比喻处于恶劣环境中不变其节操。唐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岂所谓徐公之行已有常,而诗人之风雨不改耶?”偏正

  • 故物青毡

    同“青毡故物”。清宋琬《舟行杂咏》诗:“故物青毡在,清秋白发微。”

  • 半空鸾凤

    源见“苏门长啸”。形容长啸之声。宋陆游《次韵范参政书怀》之十:“剩欲书怀答清啸,半空鸾凤愧孙登。”

  • 有于

    源见“友于”。指兄弟。有,通“友”。唐高適《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契阔惭行迈,羁离忆有于。”【词语有于】   汉语大词典:有于

  • 片言可决

    见“片言折狱”。

  • 半涂而废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礼记.中庸》:“君子尊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清 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臣等查该三厂开采,虽尚未见成效,然总须该地方官激励厂民,奋勉从事,不可任

  • 胡广惭

    《后汉书》卷六十三《李固传》:“因议立嗣……固、广、戒及大鸿胪杜乔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中常侍曹腾等闻而夜往说(梁)冀:‘……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冀然其言。明日重

  • 高掌远蹠

    源见“巨灵擘山”。比喻非凡的开拓气魄。梁启超《托辣斯与帝国主义之关系》:“今也以高掌远蹠之概,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并列 传说华岳本为一山,河神手擘脚踢,将其分开为二,以通河流。后因以比喻规模巨大

  • 柴桑翁

    源见“柴桑”。指陶潜。宋朱熹《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结客载酒过伯休新居分韵得中字》:“愿书今日怀,远寄柴桑翁。”【词语柴桑翁】   汉语大词典:柴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