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文笔

文笔

六朝时于文体有文笔之辨,有韵的称为文,无韵的称为笔。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日本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文者,诗、赋、铭、颂、箴、讚、吊、诔等是也;笔者,诏、策、移、檄、章、奏、书、启等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者为笔。”后亦常泛指文章、文辞。


文笔”就是 “文章的笔法”,也就是写文章的技巧。如言 “文笔犀利”、“文笔优美”,皆谓写作技巧而言。“我的文笔不如他”,即谓 “我的写作技巧、水平不如他”。

文笔”,在六朝时对于文体有 “文”、“笔”之辩: 有韵者谓之“文”,无韵者谓之 “笔”。南朝·刘勰 ( xié) 《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那么,哪些文体是有韵的 “文”,哪些又是无韵的 “笔”呢?

日本·遍照全刚 《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 “文者,诗、赋、铭、颂、箴 ( zhēn) 、赞、吊、诔 ( lěi) 等是也; 笔者,诏、策、移、檄 ( xí) 、章、秦、书、启等是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者为笔。”此种分法,是符合当时情况的。

无论有韵之 “文”或是无韵之 “笔”,都是需要写作技巧的,都要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需要技巧,而后 “文”、 “笔”连言泛指文章、文辞,故 “文笔”即指写作技巧。


【词语文笔】   汉语词典:文笔

猜你喜欢

  • 钳市

    源见“楚筵辞醴”。谓以铁制刑具束颈游街。指无端遭罪受辱。宋陆游《叹俗》诗:“风俗陵夷日可怜,乞墦钳市亦欣然。”【词语钳市】   汉语大词典:钳市

  • 匡说解颐

    同“匡鼎解颐”。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匡说解颐,一数郑家婢泥中之对也。”

  • 张乐

    源见“洞庭张乐”。指王家盛大而美妙的音乐演奏。北周庾信《贺新乐表》:“臣等并预钧天,同观张乐,轩墀弘敞,栏槛眺听。”【词语张乐】   汉语大词典:张乐

  • 化鹤重来

    源见“辽东鹤”。喻久别重归,慨叹人事变迁。宋刘克庄《念奴娇.三和》词:“堪叹化鹤重来,但累累华表,旧人存几?”

  • 门户之见

    门户:宗派、派别。维护宗派利益的偏见。出自隋末唐初时人韦云起之事迹。韦云起,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隋开皇中以明经补符玺直长,仁寿初为通事舍入,大业初改任谒者。他曾上书隋炀帝说:现在朝廷里山东人很多

  • 揭箧

    源见“胠箧”。指偷盗。也喻抄袭。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又制同他文,理宜删革。若排人美辞,以为己力,宝玉大弓,终非其有。全写则揭箧,傍采则探囊。”【词语揭箧】   汉语大词典:揭箧

  • 乃武乃文

    见〔乃圣乃神,乃武乃文〕。并列 既有武功,又有文采。唐·王勃《倬彼我系》诗:“匡嬴相刘,~,或公或侯。”△褒义。旧时称颂统治者文治武功,粉饰太平的用语。也作“乃文乃武”。【词语乃武乃文】  成语:乃武

  • 混同文轨

    同“混一文轨”。宋王禹偁《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一戎而倒载干戈,万国而混同文轨。”

  • 祢生狂

    源见“渔阳掺挝”。形容敢于蔑视权贵,狂放不羁。唐许浑《途经李翰林墓》诗:“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 一钱斩吏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张乖崖(宋张咏自号)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