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獬豸冠”。指御史等执法官吏。唐司空曙《九日送人》诗:“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
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古人通过教育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问题已经发生,再去禁止,就会发生抵触,不容易接受。超过了年龄再去学习,费力大而又不易成功。杂乱无章地进行教育,而不循序渐进,教学就不会搞好。自己
亦作“降贵纡尊。”地位尊贵的人自己贬抑身分,嫌卑自处。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降贵纡尊,躬刊手掇。”并列 纡,屈抑。指地位尊贵的人自动降低身分。南朝·梁简文帝《〈昭明太子集〉序》:“~,躬刊手掇。
源见“访戴”。指访友、会友的兴致。宋苏轼《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颇讶王子猷,忽起山阴兴。”源见“兰亭会”。指文人雅集,饮宴游乐的兴致。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诗:“徒记山阴兴,祓禊
同“嫠妇之忧”。宋朱熹《与赵帅书》之一:“不审囊封入告,当复以何为先?区区愿窃闻之,以宽嫠纬之忧。”见“嫠不恤纬”。宋·文天祥《癸亥上皇帝书》:“臣何敢追尤往事,上渎圣聪,独方来计,则~,不能忘情焉。
源见“雕虫篆刻”。指擅长诗文的人。朱祖谋《望江南》词:“雕虫手,千古亦才难。”【词语雕虫手】 汉语大词典:雕虫手
源见“绝妙好辞”。妙、好二字的隐语。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幼妇外孙,可以披文相质。”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蜀志.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兄弟五人,并有才名,乡里为之谚曰:‘马氏五常(指马氏兄弟五人俱以常为字),白眉最良。’良眉中有白毛,故以称之。”旧时以“白眉”为兄弟之
同“洛生咏”。宋杨亿《译经光梵大师》诗:“龙华他日会,应记洛生吟。”
西汉人丁宽字子襄,是梁(今河南商丘南)人。最初丁宽是项生的仆从,随着主人一起跟着田何学《周易》。丁宽学习深入机敏,比主人项生学得还好,所以田何收他为学生。丁宽学成之后,要返回东面的故乡。田何对学生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