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掩口胡卢

掩口胡卢

秦.孔鲋《孔丛子.抗志》:“卫君乃胡卢大笑。”

胡卢,即喉间的笑声。后因称用手掩住口不出声的笑为“掩口胡卢”。

清.薄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


连动 胡卢,笑的样子。捂嘴而笑。语出《后汉书·应劭传》:“夫睹之者掩口胡卢而笑,斯文之族,无乃类旃。”《聊斋志异·促织》:“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而笑。”△多用于暗自讥笑。→忍俊不禁 ↔向隅而泣。也作“揜口胡卢”。


【词语掩口胡卢】  成语:掩口胡卢汉语词典:掩口胡卢

猜你喜欢

  • 胸中磈磊

    源见“酒浇垒块”。指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宋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胸中磈磊政须酒,东海可揽北斗斟。”

  • 唾金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康樗都县西,沿江有石室,名梦口穴。尝有船人,遇一人通身黄衣,担两笼黄瓜,求寄载。过至崖下,此人唾盘上,径下崖,直入石穴中。船主初甚忿之,见其人入石(室),始知异,视盘上唾,

  • 当头棒

    同“当头棒喝”。茅盾《路》十一:“他只觉得这次新袭来的暴风雨似的斗争恰好是苦闷到绝处的他的一下当头棒。”赵树理《三里湾.出题目》:“有翼挨了这么一下当头棒,觉着别的团支委和人谈思想不是这样的态度。”【

  • 媒妁之言

    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逑传》10回:“前日历城县鲍知县禀称,是他为媒行聘,你怎么说下无~?”【词语媒妁之言】  成语:媒妁之言汉语大词典:媒妁之言

  • 班超之志

    源见“投笔从戎”。指建功疆场的壮志。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非有班超之志,遂已弃笔;未见陆机之文,久同烧砚。”

  • 照乘

    同“照乘珠”。唐李咸用《谢友生遗端溪砚瓦》诗:“玩馀轻照乘,谢欲等悬黎。”《明史.程绍传》:“齐宣王不宝照乘,前史美之。”【词语照乘】   汉语大词典:照乘

  • 著论息争

    晋代刘实著《崇让论》以矫正社会竞争名利的风气。《晋书.刘实传》:“以世多进趋,廉逊道缺,乃著《崇让论》以矫之。其词曰:‘古之圣王之化天下,所以贵让者,欲以出贤才,息争竞也……’”

  • 反复字

    晋.葛洪《抱朴子.外篇》卷五十二《自叙》:“洪者,君之第三子也……年十有三,而慈父见背,夙失庭训,饥寒困瘁……先人典籍荡尽,农隙之暇无所读。乃负笈徒步行借。又卒于一家少得全部之书,益破功日伐薪卖之,以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中:指内心。形:表现。 意谓言辞是人的内在感情的表露。即“言为心声”之意。语出《文选.卜商〈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

  • 捉裾

    晋代许允嫌新妇貌丑而准备出走,被新妇抓住其衣裳底边,与之评理的故事。《世说新语.贤媛》:“(许)既见妇,即欲出,妇料其此出无复入理,便捉裾停之。许因谓曰:‘妇有四德,卿有其几?’妇曰:‘乏唯容耳,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