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钟繇传》:“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人也。”“及(文帝)践阼,改为廷尉,进封崇高乡侯。迁太尉,转封平阳乡侯。”三国魏太傅钟繇为著名书法家。因其曾为太尉,故后以“钟太尉”为称誉人善长书法之典
源见“中圣人”。清浊酒。泛指酒。宋林逋《和蒙尉见寄》:“开尊且醉圣贤酒,理棹时乘旦暮风。”
《易.豫》:“勿疑,朋盍簪。”王弼注:“盍,合也;簪,疾也。”陆德明释文:“簪,虞作戠。戠,丛合也。”孔颖达疏:“群朋合聚而疾来也。”后以“盍簪”指士人聚会。唐杜甫《杜位宅守岁》诗:“盍簪喧枥马,列炬
同“不言家”。唐韩翃《送刘将军》诗:“阙下来时亲伏奏,胡尘未尽不为家。”
源见“壶中天”。指仙境、胜境。宋仲并《水调歌头》词:“华栋一何丽,移下小壶天。几多曲房新户,缥缈似当年。”【词语小壶天】 汉语大词典:小壶天
《周礼.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受。”比、闾,为古代户籍编制基本单位。后因以“比闾”泛称乡里。宋苏洵《议法》:“比闾小吏奉之以公,则老奸大猾束手请死。”【词语比闾】 汉语
睚眦:瞪眼而视。像瞪眼看人这样的小怨。引申为极小的怨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无蓄积,睚眦之怨必报。”亦作“睚眦之隙”。《后汉书.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思覃意,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王粲字仲宣,为汉末建安七子之一,他博学多才,著有诗、赋、论、议六十余篇,
《后汉书.刘陶传》:“(刘陶因上疏弹劾宦官祸国,反被诬“通贼”,冤死狱中)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三司,即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光和五年(公和,汉灵帝
同“羊车载果”。王德仲《惜美曲同周芷畦作》:“金阊道上斗春风,羊车玉果人争掷。”【词语羊车玉果】 汉语大词典:羊车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