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拥鼻吟

拥鼻吟

晋书.谢安传》:“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有鼻疾,故其音浊,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或手掩鼻以效之。”

又《世说新语.雅量》“方作洛生咏讽”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文章志》:“(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效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

晋时谢安本来能像洛下书生那样用清音吟咏朗读,因有鼻疾,声音就变得比较浊重。有些名流人士争相效仿他的音调,学不成,便用手掩住鼻子吟诵,或许这样会更像一些。

后以“拥鼻吟”指用雅音曼声吟咏。《才调集》卷六唐.唐彦谦《春阴》诗:“天涯已有销魂别,楼上宁无拥鼻吟。”


【词语拥鼻吟】  成语:拥鼻吟汉语词典:拥鼻吟

猜你喜欢

  • 杞虑

    同“杞人忧天”。明李贽《复邓石阳书》:“盖千古绝无之事,千万勿烦杞虑也。”【词语杞虑】   汉语大词典:杞虑

  • 萧傅

    《汉书.萧望之传》:“为太傅,以《论语》、《礼服》授皇太子……宣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望之、堪本以师傅见尊重,上即位,数宴见,言治乱,陈王事。望之选白宗室明经达学散骑谏大夫刘更生给事中,与侍中

  • 诵弦

    《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后因以“诵弦”指诵读诗歌。宋范成大《范村午坐》诗:

  • 庑下赁舂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赁屋而居,劳作而食。傅尃《寄啸长沙一首》诗:“庑下赁舂知客冷,篱边种菊奈秋那!”

  • 执咎

    《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郑玄笺:“谋事者众,讻讻满庭,而无敢决当是非,事若不成,谁云己当其咎责者。言小人争知而让过。”后以“执咎”称敢于建言,不怕任过。唐白居易《使百职修皇纲振策

  • 书读三遍不忘

    唐.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

  • 桓表

    即华表,古代亭传旁作为表识的高柱子。《汉书.酷吏传》唐代颜师古注:“如淳曰:‘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

  • 校书如扫尘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卷二五):“宋宣献博学,喜藏异书,皆手自校雠(chóu校勘)。常谓校书如扫尘,一面扫,一面生。故有一书,每三、四校,犹有脱谬。”原是宋代藏书家宋绶对校书的评论,后用以形容

  • 史丹青蒲

    《汉书.史丹传》:“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凡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室,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余年,名号系於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太子由是遂为嗣矣。

  • 畏景

    源见“赵日”。夏天的太阳。唐刘言史《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诗:“曲池煎畏景,高阁绝微飙。”亦指夏天。金元好问《同白兄赋瓶中玉簪》诗:“畏景众芳歇,仙葩此夷犹。”亦比喻艰难的处境。宋梅尧臣《范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