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形容诗歌形象描情写景,意境幽美,使读者如置身于画图之中。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回:“道姑道:‘斗
源见“丰城剑气”。形容剑刃锋利,光芒直射。明徐渭《剑》词:“欧冶良工,风胡巧手,铸成射斗光芒。”
从微兆中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向。宋代苏洵《辨奸论》:“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连动 觉察事物的细小苗头,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趋势。语本《易经·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
源见“拍洪崖肩”。指求仙慕道。清黄遵宪《和周朗山见赠》:“左揖洪崖右浮丘,招邀群策同力戮。”
率:循着,沿着。率土之滨:古时认为中国四面环水,因而说沿着大地四周的水滨,亦即指全中国范围内。 四海之内没有一人不是天子臣民。 表示在封建时代,君主对臣民的绝对权威。语出《孟子.万章上》引《诗》:
鱼龙漫衍是汉代百戏之一。所谓“漫衍”,就是张衡在《西京赋》中说的长百寻(约合八十丈)的巨兽;所谓“鱼龙”就是舍利兽(即“猞猁”),先在庭院里舞蹈,然后跃入殿前池中戏水,变成比目鱼,跳跃击水,喷出水雾遮
同“书凭犬”。清龚鼎孳《初归居巢感怀》诗:“书因入雒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诗.王风.采葛序》:“《采葛》,惧谗也。”后因以“采葛”为畏惧或避免谗言之典。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一:“倏忽市朝变,苍茫人事非。避谗犹采葛,忘情遂食薇。”【词语采葛】 汉语大词典:采葛
同“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见“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词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成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同“赤帝子”。唐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七:“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词语赤精子】 汉语大词典:赤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