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梭折齿

投梭折齿

亦作“投梭之拒”。梭:织布用的工具。齿:牙齿。以手中的梭子投击别人,打折他的牙齿,指妇女不畏强暴,抗拒男子引诱、挑逗。典出晋谢鲲事迹。谢鲲(约280-322年),字幼舆,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初,为王敦长史,屡谏其莫举兵反晋,未被接受。王敦攻入建康之后,又时进正言。王敦见其不能顺从自己,便使其出任太守,寻卒于官。谢鲲少时有高名,不修仪表,喜好《易》、《老子》二书,善于唱歌、弹琴。为人旷达,不拘礼节。邻居家高氏有个女儿,很有姿色。谢鲲便去挑逗,其女用织布的梭子投他,打折了他两颗牙齿。当时人们给他作了句顺口溜说:“放荡不已,幼舆折齿。”谢鲲听到了,面无惭色,傲然长啸说:“并不妨碍我放声高歌。”

【出典】:

晋书》卷49《谢鲲传》1377页:“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鲲闻之,傲然长啸曰:‘犹不废我啸歌。’”

【例句】:

唐·元稹《莺莺传》:“儿女之情,不能自固。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清·陈沣《东塾读书记·诗》:“惟《静女》篇则真难解其言。此女俟我于城隅,又贻我以物,我悦其美。若称誉贤女,岂容作此等语,必至投梭折齿矣。” 清·青心才人《金云翘传》:“崔、张佳偶也,使其始莺娘有投梭之拒,则其后张生断无有弃掷之悲。”


其他 梭,织布时用以穿线的工具。扔出梭子打断坏人的牙齿。形容态度坚定果敢。语本《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清·陈澧《东塾读书记·诗》:“惟《静女》篇则真难解其言……若称誉贤女,岂容作此等语,必至~矣。”△为女子拒绝调戏、引诱的典实。→拒人千里 ↔搔首弄姿。也作“投梭之拒”。


【典源】《晋书·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时人为之语曰:‘任达不已,幼舆折齿。’”

【今译】 晋代谢鲲字幼舆,性情佻达,不修仪行。他邻居家有位姑娘长得美貌,谢鲲就去挑逗人家,姑娘扔织布梭子打他,将他的两枚牙齿打折了。当时人们传说:“轻佻没个完,幼舆打折牙。”

【释义】 后以此典男女之间情事。

【典形】 防飞梭、投梭之拒、折齿梭、折齿之惭。

【示例】

〔防飞梭〕 宋·苏轼《百步洪》 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投梭之拒〕 唐·元稹《莺莺传》:“君子有援琴之挑,鄙人无投梭之拒。”

〔折齿梭〕 宋·钱惟演《无题》之二:“山屏六曲归来夜,只恐重投折齿梭。”

〔折齿之惭〕 唐·韩偓《香奁集自序》:“粗得捧心之态,幸无折齿之惭。”


【词语投梭折齿】  成语:投梭折齿汉语词典:投梭折齿

猜你喜欢

  • 赠宝刀

    同“赠虔刀”。唐李白《赠华州王司士》诗:“知君先负庙堂器,今日还须赠宝刀。”【词语赠宝刀】   汉语大词典:赠宝刀

  • 鱼封

    同“鱼书”。宋贺铸《风流子》词:“念北里音尘,鱼封永断,便桥烟雨,鹤表相望。”【词语鱼封】   汉语大词典:鱼封

  • 秦川女

    源见“织锦回文”。泛指感念夫君的女子。唐李白《乌夜啼》诗:“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词语秦川女】   汉语大词典:秦川女

  • 烹功狗

    源见“烹狗藏弓”。指杀戮有功之臣。清赵翼《歌风台怀古》诗之二:“负心事竟烹功狗,出手威原斩路蛇。”

  • 诵帚

    《分别功德论》卷五:“此比丘精神疏钝,佛教使诵扫帚。得帚忘扫,得扫忘帚。六年之中,专心诵此,意遂解悟。”后因以“诵帚”比喻反复诵习,一朝警悟。清钱谦益《与惟新和尚书》:“蒙焦芽败种,诵帚钝根。”【词语

  • 游云幻衣狗

    同“白云苍狗”。清 唐晏《感兴十首》之三:“天上游云幻衣狗,世间侧径斗狸鼪。”

  • 回头是岸

    佛教谓人只要觉悟,便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亦多比喻悔过自新。元代无名氏《来生债》:“兀那世间的人,那贪财好贿,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何不早结善缘也。”见“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元·刘君锡《来生债》1折

  • 声气

    源见“同声相应”。本指声音气息。引申指朋友间共同的旨趣和爱好。《聊斋志异.素秋》:“公子倒屣而出,烛之,非他,乃周生,宛平之名士也,素以声气相善。”亦用于贬义,指官场中的交接往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 衣锦回

    同“衣锦还乡”。唐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诗之一:“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 汉阳钱

    源见“一囊钱”。汉阳,借指赵壹。泛指钱囊或钱财。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张翰不归吴,陆机犹在洛。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