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惴惴不安

惴惴不安

原作“惴惴其栗”。惴惴,恐惧貌。原指心情恐惧,后则泛指心情忐忑不安。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以秦国有名良臣奄息、仲行、鍼虎等一百七十余人殉葬。秦国人都极为惋惜,他们作《黄鸟》一诗以表示自己的心情。诗中称;飞来飞去小黄鸟,落在那颗枣树上。谁陪穆公去下葬?子车家奄息遭了殃。这个奄息啊,一人能抵百人强。人们走近他墓穴,怕也怕得直哆嗦。老天爷呀老天爷,杀了我们的大好人。假若能够赎回他,一百个人死去也值得。

【出典】:

诗经·秦风·黄鸟》:“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例句】:

元·王恽《睢州仪封县创建庙学记》:“癸亥秋,裴满君自陈留令来尹斯邑,既告谒,顾清庙如是(指为风雨所坏),惴惴不少安。” 清·汤斌《在内黄寄上孙征君先生书》:“窥管之见,不敢不竭,但学识疏浅,错误恐多为惴惴不安耳。”


偏正 形容因恐惧、担忧而心神不宁。语本《诗经·秦风·黄鸟》:“临其穴惴惴其栗。”卢秀灿《桃花梦》:“云英收拾好了院子,怀着~的心情登楼,来到了二楼客厅。”※惴,不读作chuài。△贬义。多用于描写心情方面。 →忐忑不安 ↔坦然自若


【词语惴惴不安】  成语:惴惴不安汉语词典:惴惴不安

猜你喜欢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躬:自身。薄:轻。 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 表示自我要求严格。语出《论语.卫灵公》:“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吾何暇计外洋之欺凌

  • 秦王鞭山

    同“秦王鞭石”。清袁枚《到西海门看落日山中藏山颇似天台琼台》诗:“娲皇炼石石无用,秦王鞭山山太重。”

  • 拔帜易帜

    西汉.司马迁撰《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公元前二〇四年,汉将韩信率军数万攻打赵国。赵王歇及主将陈余,聚兵二十万在井陉口迎战。离井陉口三十里处,韩信“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偏僻小路)革(音bì

  • 狗彘不如

    彘:猪。连狗猪都不如。指人的品行极其卑劣无耻。语本《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见“狗彘不若”。【词语狗彘不如】  成语:狗彘不如汉语大词典:狗彘

  • 潘郎老

    源见“潘安白发”。形容愁生白发。宋 吕渭老《倾杯令.枫叶飘红》词:“秋风又送潘郎老……登高送远惆怅,白发至今未了。”

  • 雍门泣

    汉刘向《说苑.善说》载:雍门子周以善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先生鼓琴亦能令文(孟尝君名)悲乎?”雍门子周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事也。夫声敌帝而困秦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代楚

  • 妇乳饮㹠

    《世说新语.汰侈》:“武帝尝降王武子(晋王济字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绔,同袴,即裤。?,音luó,女上衣),以手擎饮食,烝(同蒸)㹠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

  • 连章累牍

    同“连篇累牍”。唐 刘知幾《史通.核才》:“遂使握管怀铅,多无铨综之识;连章累牍,罕逢微婉之言。”清 侯方域《南省试策二》:“顷,尝有一士焉,以草茅疏贱,不为禄诱,不为祸怵,连章累牍,抗论今日任兼将相

  • 鼓缶

    同“鼓盆”。宋刘克庄《风入松.福清道中作》词:“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情怀。”【词语鼓缶】   汉语大词典:鼓缶

  • 萧史秦嬴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结为夫妻升仙的萧史、弄玉。唐杨凝《唐昌观玉蕊花》诗:“瑶华琼蕊种何年,萧史秦嬴向紫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