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鹑百结

悬鹑百结

同“悬鹑百结衣”。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二九:“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聊斋志异.张诚》:“悬鹑百结,伛偻道上。”


述补 鹑,鸟名。秃尾巴,羽毛杂有暗黄色斑点和条纹,像补缀连结破衣。结,补丁连结。比喻衣衫破烂。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二十九:“盖闻~,知命不忧。”《聊斋志异》卷2:“~,伛偻道上。”△多用于描写衣衫褴褛。→衣衫褴褛 鹑衣百结


【典源】《荀子·大略》:“子夏贫,衣若县 (悬) 鹑。”《太平御览》卷六八九引王隐《晋书》曰:“董威辇,不知何许人,忽见洛阳,止宿白社,于市得残缯,辄结以为衣,号曰:‘百结衣’。”【今译】 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卜商(字子夏) 贫寒,衣衫褴褛,就象拴挂着毛斑尾秃的鹌鹑一样。又晋时董威辇在洛阳,夜晚宿于白社,他在市上拾得残破布条,就用来连缀成衣,称之为“百结衣”。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贫困,衣服破烂。

【典形】 百结、百结鹑衣、百结之褐、鹑服、鹑悬、鹑衣、悬鹑、悬鹑百结、悬鹑衣、衣鹑结、衣百结。

【示例】

〔百结〕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白罗袍袴启》:“披千金之暂暖,弃百结之长寒。”

〔百结鹑衣〕 元·张国宾《公孙汗衫记》:“我子见百结鹑衣不盖身,怎直这般家道窘!”

〔百结之褐〕 宋·孙觌《西徐上梁文》:“拥百结之褐,扪虱自如; 拄九节之筇,送鸿而去。”

〔鹑服〕 唐·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鹑悬〕 宋·范成大《自冬徂春道中多雨》:“蜡屐惊踵决,油衣笑鹑悬。”

〔鹑衣〕 宋·刘筠《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蜗舍游从寡,鹑衣礼貌疏。”

〔悬鹑〕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书成无过雁,衣故有悬鹑。”

〔悬鹑百结〕 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二十九:“盖闻悬鹑百结,知命不忧;十日一炊,无时可耻。”

〔悬鹑衣〕 宋·陆游《书叹》:“齑盐不给脱粟饭,布褐仅有悬鹑衣。”

〔衣鹑结〕 宋·张孝祥《和沈教授子寿赋雪》之二:“此公也自可怜人,家徒四壁衣鹑结。”


【词语悬鹑百结】  成语:悬鹑百结汉语词典:悬鹑百结

猜你喜欢

  • 获兔者犬,指踪者人

    获取野兔的是猎狗,而指示野兔踪迹的是猎人。 意谓后者的贡献大于前者。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宋.田锡《论举武勇才器奏》:“若求骑射之艺,勇

  • 玉璜拨乱

    源见“渭滨垂钓”。指吕尚佐文王事。北周庾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地属先登,时逢下武;玉璜拨乱,金縢光辅。”

  • 禾绢

    皇帝的一种代称。禾绢是应上纳之物,以代“上”。《南史.明帝纪》:“中书舍人胡母颢专权,奏无不可。时人语曰:‘禾绢闭眼诺,胡母太张橐。’‘禾绢’,谓上也。”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评文》:“诚斋为章焘墓铭云

  • 春晖

    源见“寸草春晖”。比喻慈母之恩。明朱鼎《玉镜台记.寄家书》:“念我曹,还待要报答春晖,克全子道。”【词语春晖】   汉语大词典:春晖

  • 开目为晨

    《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晋.郭璞注:“烛龙也,是烛九阴,因名云。”又《大荒北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

  • 狡兔多穴

    同“狡兔三窟”。宋刘筠《别墅》诗:“狡兔方多穴,苍鹰始下鞲。”

  • 养内与养外

    参见:单豹、张毅养

  • 干卿何事

    南宋.陆游《南唐书.冯延巳传》(卷一一):“延己工诗,虽贵且老不废,如‘宫瓦数行晓日,龙旗百尺春风’,识者谓有元和词人气格。尤喜为乐府词。元宗尝因曲宴内殿,从容谓曰:‘吹皱一池春水,何干卿事?’延巳对

  • 泣垂钓

    同“泣前鱼”。南朝 梁何逊《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诗:“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 灵运屐

    源见“谢公屐”。登山用的有齿的木屐。宋陈与义《寄题商洛宰令狐励》诗:“便携灵运屐,不待德璋移。”【词语灵运屐】   汉语大词典:灵运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