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大刀头”。指回归的念头。明张煌言《得家信有感》诗之一:“天涯已有刀头梦,恰是巫山化石时。”同“刀州梦”。宋刘将孙《摸鱼儿.用前韵调敬德》词:“甚平生、风流谢客,刀头梦送酸楚。”
《晋书.文苑列传.顾恺之》:“尤善丹青,图写特妙……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於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据说晋.顾恺之画为一绝,谢安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尝画邻女形於壁,以针钉其心,
源见“众口铄金”。喻众多的毁谤可以害人。唐孟郊《连州吟》:“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
源见“泥封函谷”。谓把守牢固的关隘。唐骆宾王《北眺舂陵》诗:“既出封泥谷,还过避雨陵。”
源见“四面楚歌”。喻处于极危境地。元陈樵《虞美人草词》:“汉壁楚歌连夜起,骓不逝兮奈尔何!”
源见“听冰”。指冰下流水之声。唐林滋《阳冰赋》:“别浦宵凝,狐听之声乍绝;回汀晓合,虫疑之质俄生。”偏正 指冰下水流的声音。语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
《汉书.朱博传》:“齐郡舒缓养名,博新视事,右遭椽史皆移病卧。博问其故,对曰:‘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辄遣吏存问致意,乃敢起就职。’博奋髯抵几曰:‘观齐儿欲以此为俗邪?’乃召见诸曹史书佐及县大吏,选视
同“向平多累”。清查慎行《哭王友朝》诗:“鲍叔有情贫敢讳,尚平多累出偏迟。”
缕:线。恒:常。 常用作劝人爱惜粮食、爱惜物力之语。语出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梁斌《红旗谱》卷一:“古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后汉书.南匈奴传》:“攻破京兆虎牙营。”李贤注:“虎牙营即京兆虎牙都尉也。《西羌传》云:‘置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汉官仪》曰:‘凉州近羌,数犯三辅,京兆虎牙、扶风都尉将兵卫护园陵’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