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

文选》卷五十二、三国魏.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聘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代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位文才。后引“建安七子”代称文士。

唐.曹邺《寄监察从兄》:“空留建安书,传说七子名。”唐.皮日休《奉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建安才子太微仙,暂上金台许二年。”


【词语建安七子】  成语:建安七子汉语词典:建安七子

猜你喜欢

  •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膏油:借指灯烛。晷( ㄍㄨㄟˇ guǐ ):日影。恒:经常。兀( ㄨˋ wù )兀:劳苦。穷年:终年。 意谓夜以继日,终年勤奋读书。语出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

  • 屐履

    源见“谢公屐”。指穿着木屐登临游览。宋曾巩《游金山寺作》诗:“屐履上层阁,披襟当九秋。”【词语屐履】   汉语大词典:屐履

  • 党议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序》:“逮桓灵之间,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若范滂、张俭之徒,清心忌恶,终陷党议,不其然乎?……(张)成以方伎交通宦官,帝亦颇淬其占。成帝子牢脩因上书诬告膺等

  • 龙断之登

    源见“龙断”。谓谋利求财。龙,通“垄”。宋陈亮《谢梁侍郎启》:“伏念某身名不竞,时命皆非。豪于闾里,所得宁几?迫于妻子,无策自资。孰为龙断之登,羞作墦间之乞。”【词语龙断之登】  成语:龙断之登汉语大

  • 阅市偷光

    源见“阅市”、“凿壁偷光”。指贫士勤奋好学。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汪遵》:“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

  • 藜雚不采

    人们畏惧猛兽,因而不敢上山采撷藜草、蓬藿。比喻国家有忠臣,奸邪也不敢兴风作浪。《汉书.盖宽饶传》:盖宽饶忠直忧国,因言事不当而被文吏诋毁下狱,谏议大夫郑昌上书颂扬宽饶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

  • 松栋云牖

    顾炎武《尧庙》诗:“士阶依玉座,松栋冠平田。”原注引《符子》:“尧曰:‘余坐华殿之上,森然而松生于栋;余立棂扉之内,霏然而云生于牖。’”后因以“松栋云牖”指高大华美的屋宇。清魏源《默觚上.学篇七》:“

  • 蛮腰

    源见“樊素”。借指善舞女子的细腰。明顾大典《青衫记.坐湿青衫》:“他有樱桃素口,杨柳蛮腰。”【词语蛮腰】   汉语大词典:蛮腰

  • 水心

    同“水心剑”。唐张说《开元正历颂》:“一麾水心,群凶泥首。”【词语水心】   汉语大词典:水心

  • 贮火

    《庄子.外物》:“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螴蜳不得成,心若县(悬)于天地之间,慰暋沉屯,利害相摩,生火甚多,从人焚和,月固不胜火,于是乎有债然而道尽。”庄子认为人不应过于忧虑利害得失,否则会导致心火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