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网开三面”、“三驱”。为帝王广施仁德的典故。明詹同《出猎图》诗:“焉知祝网三驱意,但醉氍毹紫塞间。”
源见“雁足书”。谓信使传送好信息。宋苏辙《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草圣诗豪并神速,数因南雁惠佳音。”
源见“鲛人泣珠”。指流泪成珠。亦用以形容如泪珠之物。宋葛长庚《贺新郎.雪》词:“扑落梅梢穿度竹,恐是鲛人诉泣。”按,此例是用以状雪。
同“雨卧风餐”。宋范成大《四明人董峰久居岳市乞诗》:“祝融峰下两逢春,雨宿风餐老病身。莫笑五湖萍梗客,海边亦有未归人。”见“雨卧风餐”。宋·范成大《四明人董峰久居岳市乞诗》:“祝融峰下两逢春,~老病身
同“燃糠”。《太平广记》卷一七五《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 齐间,然糠照薪,俾夜作昼,览书数千卷。”见“然糠自照”。《太平广记》卷175引《李琪》:“明年,丁母忧,因流寓青、齐间,~,俾夜作昼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宋参军鲍照,其源出于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淑(chù)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源见“比栉”。谓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一样排列。形容排列得非常紧密。《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并列 栉,梳子、篦子一类的梳头用具;比,紧靠;
同“出奇无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 苏吏部 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士同师。”见“出奇无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
砥柱,亦作底柱,山名,屹立在三门峡附近的黄河中流。故常用中流砥柱以比喻能担当重任、支撑危局的个人或集团。齐景公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都有勇无谋,不懂礼仪。晏子设计使景公馈之二桃,让他们以次
源见“毛遂自荐”。指依靠别人的庸碌之辈。宋李曾伯《沁园春.庚子登凤凰台》词:“叹阿奴侪辈,因人碌碌;乃翁材略,余地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