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带经耕锄

带经耕锄

在田地耕作时,带着经书,随时阅读。兒(ní尼)宽(?-前103)千乘(今山东高青北)人。家境贫寒,年轻时研读《尚书》,在孔安国处受业时,因生活无着,就常为同学们烹炊做饭,有时还要去做雇工谋生。给人家打短工时,他就带着经书去锄田耕地,休息时就在田头诵读诗书,十分勤奋。后来兒宽任御史大夫。后以此典称誉贫家子弟勤奋苦读的精神。

【出典】:

汉书》卷58《兒宽传》2628页:“兒宽,千乘人也。治《尚书》,事欧阳生。以郡国选诣博士,受业孔安国。贫无资用,尝为弟子都养。时行赁作,带经而鉏(锄)休息辄读诵,其精如此。”

【例句】: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常林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常)林少单贫。虽贫,自非手力,不敢取之于人。性好学,汉末为诸生,带经耕锄。” 北周·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藜床负日荷,麦陇带经锄。” 北周·庾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无机抱瓮汲,有道带经锄。” 唐·房玄龄《晋书·皇甫谧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唐·钱起《南溪春耕》:“日长农有暇,悔不带经来。” 宋·刘筠《受诏修书达怀感事三十韵》:“时陪折俎宴,顿异带经锄。” 宋·曾巩《孔明》:“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明·唐寅《贫士吟》之7:“贫士园无一食蔬,带经犹自力耘锄。” 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家学经锄世所欲,会稽竹箭此南金。” 清·黄鷟来《和陶饮酒二十首》之16:“绿畴盈秀色,秉耒思带经。”


猜你喜欢

  • 子羽遗迹

    《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牢。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偃,即子游。径

  • 扣牛角

    同“叩牛角”。闽徐夤《依韵赠严司直》:“歌残白石扣牛角,赋换黄金爱马卿。”

  • 鸣凤栖梧桐

    源见“凤鸣朝阳”。比喻贤才得遇。唐高適《酬秘书弟兼寄幕下诸公》诗:“游鳞戏沧浪,鸣凤栖梧桐。”

  • 仲子蔬园

    源见“仲子灌园”。借指隐居者的田园。宋 陈韡《哨遍.陈抑斋乞致仕》词:“这仲子蔬园,三公不换,况东陵自来瓜美。”

  • 鞭桥

    同“鞭石”。清吴殳《秦》诗:“鞭桥东去无灵药,骖乘西归有鲍鱼。”

  • 雨洗天戈

    源见“洗兵”。谓结束战争。明李东阳《闻狼山捷》诗:“闻说西南犹转战,几时甘雨洗天戈。”

  • 夙夜在公

    在公:为公家办事。 表示日夜操公事。语出《诗.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三国志.魏志.杜畿传.附子恕》:“今大臣亲奉明诏,给事目下,其有夙夜在公,恪勤特立,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

  • 海客狎鸥

    同“海客忘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海客狎鸥,忽翔不下,机心一起,机心应之,或反胶胶扰扰矣。”

  • 鲁论半部

    同“半部鲁论”。清 杨潮观《开金榜朱衣点头》:“想《鲁论》半部大勋贤,岂少当年文献。”

  • 李公颠

    源见“张公吃酒李公醉”。指移花接木或顶替。清黄遵宪《再述》诗之三:“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