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布衣之交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布、葛布,因称平民为布衣。后以此典指不以权位欺人,应平等交往。此典指蔺(lìn吝)相如对秦昭王说:平民之间交往不欺骗。蔺相如,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人,初为宦官缪(miào妙)贤舍人(家臣)。赵惠文王时,得到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和氏玉璧,秦昭王仗势强要玉璧,假说以十五城换璧。蔺相如奉赵惠文王命带璧入秦国(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秦昭王想强留璧而不给城交换,蔺相如在秦朝廷上力争,蔺相如说:“我认为平民之间交往,还不肯互相欺骗,何况名声大的秦国呢!”通过婉转智斗,蔺相如终于完璧归赵,不辱使命。此典又作“布衣交”。

【出典】:

史记》卷81《廉颇蔺相如列传》2440页:“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例句】: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嚣素谦恭爱士,倾身引接,为布衣交。” 唐·姚思廉《梁书·元帝纪》:“世祖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之交。”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82回:“臣有一布衣之交,西蜀人士,姓李名白,博学多才。” 清·蔡元放修订《东周列国志》98回:“寡人闻君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交。”


偏正 布衣,平民。贫寒时交结的朋友。《史记·廉颇蔺相如传》:“臣以为~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多用于交往方面。也作“布素之交”、“布衣交”。


【词语布衣之交】  成语:布衣之交汉语词典:布衣之交

猜你喜欢

  • 扫穴犁庭

    同“犁庭扫穴”。清魏源《圣武记》卷七:“且谓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武。”郁达夫《离乱杂诗》之十:“会当立马扶桑顶,扫穴犁庭再誓师。”见“犁庭扫穴”。清·魏源《圣武记》卷47:“且谓蕞尔土司,则~

  • 曲君

    同“曲生”。宋陈师道《再次韵苏公示两欧阳》:“府中顾长康,风味如曲君。”【词语曲君】   汉语大词典:曲君

  •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男家下聘把女的娶过来才算正妻,私奔结合,只能做妾。语出《礼记.内则》:“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到君家舍五六年,君家大人频有言:聘则为妻奔是妾,不堪主祀奉蘋蘩。”元.郑德辉《

  • 夸父渴

    源见“夸父逐日”。谓为成就事业而遇到困难。亦喻指气势磅礴。唐杜牧《池州送孟池先辈》诗:“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

  • 拙鸠

    源见“鸠居鹊巢”。戏称占人妻室者。明文徵明《山坡羊.题情》曲:“忘忧,亭亭碧水流。还忧,情多似拙鸠。”【词语拙鸠】   汉语大词典:拙鸠

  • 骊驹催

    源见“歌骊驹”。谓催其离开。宋文同《寄题密州苏学士快哉亭》诗:“主人自醒客亦醉,门外落日骊驹催。”

  • 卞泣诛

    同“卞和泣玉”。唐杜甫《舟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诗:“滥窃商歌听,时忧卞泣诛。”

  • 祝余

    同“祝予”。清钱谦益《〈一树斋集〉序》:“文孺殁,师哭之恸,有祝余之感焉。”【词语祝余】   汉语大词典:祝余

  • 达摩面壁

    《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达磨〕寓止于嵩山 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迄九年已。”达磨,古天竺高僧,南朝 梁时入中国,后渡江至北魏,寓止于嵩山 少林寺,为中华禅宗初祖

  • 笔如椽

    源见“大笔如缘”。喻大手笔或重要的文墨之事。宋苏轼《光禄庵》诗之一:“何事庵中著光禄,枉教闲处笔如椽。”【词语笔如椽】   汉语大词典:笔如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