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后因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形容景物绚丽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瞿秋白《饿乡纪程》:“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亦形容事物繁多,应付不及。《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民族主义之教育》:“此读支那之历史,凡野蛮破坏之事业,几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观。”


其他 山阴道,今浙江绍兴市西南郊外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也指文辞优美,琳琅满目。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王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瞿秋白《饿乡纪程》2:“生活也好似行程,青山绿水,本来~。”△褒义。用来赞美来不及欣赏的一切美好事物。→目不暇给 青山绿水 ↔一览无余。也作“山阴道中,应接不暇”,省作“山阴道上”。


【词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成语: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汉语词典: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猜你喜欢

  • 斗酒博凉州

    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二载:汉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宾客多苦不得见。孟佗尽以家财贿赂张让监奴,因得见让。众以为佗与让善,争以珍物贿赂佗,佗尽以贿让,让大喜。佗又以葡萄酒一斗遗让,让即拜佗为凉州刺史。后

  • 惩羹吹䪢

    《楚辞.九章.惜诵》:“惩于羹者而吹䪢兮,何不变此志也。”䪢( ㄐㄧ jī 跻)同“齑”,细切的冷菜。谓人被热菜烫过,心怀戒惧,吃䪢时也要吹一下。比喻遇事过于谨慎。陆游《秋兴》诗:“惩羹吹䪢岂其非

  • 倡和

    源见“一倡一和”。谓一人首唱,他人相和,互相应答。后亦指以诗词相酬答。《礼记.乐记》:“倡和清浊。”孔颖达疏:“先发声者为倡,后应声者为和。”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五:“〔陈后主〕与幸臣各制歌词,极

  • 孟嘉落帽

    形容才子文思敏捷,举止洒脱。孟嘉,字万年,江夏(今河南信阳市东北)人。少时即已知名,为桓温参军。很受器重。桓温在龙山设宴,手下僚属将佐毕至,此时,一阵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他竟没有觉察。桓温让左右的人不

  • 空室清野

    见“坚壁清野”。何长工《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帮助地方~,参加群众减租减息斗争。”【词语空室清野】  成语:空室清野汉语大词典:空室清野

  • 誓泉之讥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想出一个办法对郑庄公说:“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春秋时,郑庄公母姜氏替庄公弟共

  • 挂弧门首

    同“悬弧射矢”。宋程大昌《感皇恩.生朝》词:“七十有三番,挂弧门首,此事从来信希有。”

  • 壶里三光

    同“壶中天”。唐钱起《柏崔老人号无名先生男削发女黄冠自以云泉独乐命余赋诗》:“鹤前飞九转,壶里住三光。”

  • 因缘

    犹言机会。《史记.田叔列传》:“少孤,贫困,为人将车至长安,留求事为小吏,未有因缘也。”这是说还没有碰到机会。《后汉书.陈宠传》:“事类溷错,易为轻重,不良吏得生因缘。”溷( ㄏㄨㄣˋ hùn 混

  • 介推焚死

    源见“焚林”。指贤士爱惜名节,宁死不苟求利禄。宋陆游《放歌行》:“介推焚死终不悔,梁鸿寄食吾何病?”【典源】 《庄子·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