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尺帛之谏

尺帛之谏

战国策.赵策三》:“建信君贵于赵。公子魏牟过赵,赵王迎之,顾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为冠。工见客来也,因辟。赵王曰:‘公子乃驱后车幸以临寡人,愿闻所以为天下!’魏牟曰:‘王能重王之国若此尺帛,则王之国大治矣!’赵王不说,形于颜色,曰:‘先王不知寡人不屑,使奉社稷,岂敢轻国若此!’魏牟曰:‘王无怒,请为王说之。’曰:‘王有此尺帛,何不令郎中以为冠?’王曰:‘郎中不知为冠。’魏牟曰:‘为冠而败之,奚亏于王之国?而王必待工而后乃使之!今为天下之工,或非也,社稷为丘墟,先王不血食,而王不以予工,乃与幼艾(幼艾,指年轻外表漂亮的幸臣,即男宠)!且王之先帝,驾犀首而骖马服(驾与骖是比喻御马。犀首,官名,此代贤臣;马服,指马服君赵奢),以与秦角逐,秦当时适其锋(适同敌,匹敌;或说当为避)。今王憧憧(往来不绝貌)乃辇建信以与强秦角逐,臣恐秦折王之椅也。”

魏牟到赵国见建信君受到宠幸,便就近以尺帛(縰)为喻,谏说赵王。指出:做一顶冠尚且要选择胜任的工匠,为什么治国反而不去选用贤臣呢?赵国的先王任用像赵奢、廉颇、蔺相如这样的忠良,曾使赵国强盛,敢与强秦争锋;而今宠幸建信君这样的平庸谄谀之人,怎能不亡国败家呢!后因用为谏君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四:“魏牟尺縰,裴度千缣。”


猜你喜欢

  • 效芹

    源见“献芹”。谓微薄的贡献。自谦之词。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无他效芹,略得进身,犬马报,怎敢忘半米儿星分。”【词语效芹】   汉语大词典:效芹

  • 吹箫女

    源见“乘鸾”。指秦弄玉。借指女性情侣。南唐李煜《谢新恩》词之二:“秦楼不见吹箫女,空馀上苑风光。”

  • 问柳寻花

    本指游赏春天的秀丽景色。唐代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宋代陆游《初春出游戏作》诗:“绿窗百舌唤春眠,问柳寻花意已便。”后转而指放荡

  • 折槛

    折槛:用力拽住栏杆,以致把栏杆折断了。汉成帝时,安昌侯张禹因是成帝的老师而被破格重用,担任丞相,受到成帝的尊重。朱云上书,请求汉成帝接见。他当着朝廷重臣的面,说:“现在朝廷大臣,对上不能匡正君王,对下

  • 钱镠射潮

    源见“射潮”。表示战胜自然的英勇气概。王德钟《题许盥孚西泠访古图》诗:“须臾吸尽越江水,可得三千钱镠射潮矢。”【典源】 宋·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诗自注:“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自尔水不

  • 跼天蹐地

    形容恐惧畏缩。《后汉书·陈忠传》:“至有逞威滥怒,无辜僵仆。或有跼蹐伍,转相赋敛。”参见:○跼天蹐地见“局天蹐地”。康有为《大同书》甲部3章:“田庐卖尽而无归,则有~,寻死自尽者矣。”【词语跼天蹐地】

  • 异世风流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共刻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郭太是东汉时的著名高士,初,见河南尹李膺,遂相友善,名震京师

  • 橘根仙井

    源见“苏耽”。指苏仙公院中的橘树和井。传说此井之水和橘叶可治疫病。清周济《永遇乐.题祁生洞庭缘院本》词:“灵旗搴雨,轻绡护玉,还访橘根仙井。”

  • 游谈无根

    见〔束书不观,游谈无根〕。主谓 信口胡说,毫无根据。宋·陆九渊《语录上》:“束书不观,~。”△贬义。用于形容浮夸不实的言谈。→信口雌黄 信口开合 夸夸其谈 言而不信 言十妄九 言多失实 悠悠之谈 &#

  • 燕石妄珍

    《太平御览》卷五一引《阙子》:“宋之愚人得燕石于梧台之东,归而藏之,以为大宝。周客闻而观焉,主人端冕玄服以发宝,华匮十重,缇巾什袭。客见之,卢胡而笑曰:‘此燕石也,与瓦甓不异。’主人大怒,藏之愈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