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尸居余气

尸居余气

形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象死尸一样。后也用来形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深受信任。魏明帝曹睿时,任大将军,多次率师抵抗诸葛亮,屡建奇功,为曹魏重臣。魏景初三年(公元240年),曹睿病重,遗嘱司马懿、曹爽共同辅佐太子曹芳。曹爽设计将司马懿升为有职无权的太傅,并将自己的亲信何晏、李胜等人安插于要职,兵权尽归曹氏之手。司马懿以退为进,托病在家等待反击的机会。齐王曹芳嘉平元年(公元250年),曹爽派亲信李胜为荆州刺史,临行之时以探病为名去见司马懿。司马懿闻知,赶紧摘掉帽子,把头发弄乱,并当着李胜的面喝粥,让粥流了一胸,还装作耳聋,把荆州说成并州。李胜果然上当,回去告诉曹爽说:“司马懿这个老东西只还有一口气,形体和精神都已分离,不过是一具活着的僵尸罢了。”曹爽听了信以为真,不再把司马懿放在心上。结果司马懿东山再起,曹魏政权也被司马氏篡夺了。

【出典】:

晋书》卷1《宣帝纪》17页:“胜退告爽曰:‘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故爽等不复设备。”

【例句】: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红拂)曰:‘彼尸居余气,不足畏也。’” 清·梁启超《释草》:“豺狼当道而问狐狸,彼尸居余气者又何贵焉?”


其他 像尸体一样躺着,还存在一口气。形容即将死亡。《晋书·宣帝纪》:“司马公~,形神已离,不足虑也。”也用来形容无所作为的人。梁启超《释草》:“豺狼当道而问狐狸,彼~者又何贵焉?”△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物精神状态方面。→死气沉沉尸位素餐


【词语尸居余气】  成语:尸居余气汉语词典:尸居余气

猜你喜欢

  • 楚氛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晋 楚各处其偏。伯夙谓赵孟曰:‘楚氛甚恶,惧难。’”杜预注:“氛,气也。言楚有袭晋之气。”后用以指恶劣、鄙俗之气。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当令横笔阵,一战静楚氛。”又《

  • 望尘不及

    《庄子.田子方》:“颜渊问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也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颜回问老师孔子说:“您慢走,我也慢走;您快走,我也快走;您奔驰,我也奔驰;您要飞快奔而不见尘

  • 大臣书

    《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朔初来,上书曰:‘……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

  • 临岐叹

    同“临岐泣”。清顾炎武《赠同繫阎君明铎先出》诗:“春风吹卉木,大海放禽鱼。莫作临岐叹,行藏总自如。”

  • 鳌足支撑

    《淮南子.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东汉.高诱注:“鳌,大龟。天废顿以鳌足柱之。”古代神话中有关于女娲斩断大鳌四足而支撑天

  • 郗超髯

    《世说新语.宠礼》:“王珣、郗超并有奇才,为大司马所眷拔。珣为主薄,超为记室参军。超为人多须,珣状短小。于是荆州为之语曰:‘髯参军,短主薄。能令公喜,能令公怒。’”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为郗鉴之孙。

  • 远水不救近火

    比喻缓不济急。战国初年,鲁穆公分别派群公子到晋、楚各国作官,而唯独不派人到近邻齐国。鲁大夫犁鉏对鲁穆公说,如果一个孩子掉到水里,我们从越国请人来救,即使那个越国人善于游泳,孩子也无法救活。如果我们这里

  • 楚国细腰

    源见“楚宫腰”。指腰身纤细、体态轻盈的女子。宋晏殊《渔家傲》词:“楚国细腰元自瘦,文君腻脸谁描就,日夜声声催箭漏。”

  • 寿阳公主额

    源见“梅花妆”。咏梅花或蔷薇。前蜀牛峤《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 跃马食肉

    源见“蔡泽年寿”。谓显荣富贵。宋惠洪《李德修以乌兰河石见示诗》序:“予为大笑曰:君同时辈流,皆践清华为显仕,跃马食肉久矣。”元马致远《四块玉.叹世》曲:“烦恼如何到心头,谁能跃马常食肉?”并列 跃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