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室无长物

室无长物

源见“平生无长物”。形容生活简朴。宋陆游《初夏》诗之二:“室无长物惟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


【典源】《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文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 (zhàng) 物。’”《晋书·王恭传》亦载,文略。

【今译】 晋代王恭从会稽回来,其叔王忱 (小字佛大) 去看他,见王恭坐在六尺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当然有这种东西,可以送我一领。”王忱走后,王恭即使人将所坐的竹席送去,而自己坐在草荐上。后来王忱闻知,十分吃惊,说:“我本以为你有多余的,才向你要的。”王恭说:“丈人不了解我,我作人从不置多余的东西。”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贫困或省俭。

【典形】 平生无长物、室无长物、无长物、长物、长物元无有。

【示例】

〔平生无长物〕 清·吴伟业《阆园诗》之三:“平生无长物,端不负虚名。”

〔室无长物〕 宋·陆游《初夏》 之二:“室无长物惟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

〔无长物〕 金·元好问 《赠答赵仁甫》:“但见室中无长物,不闻门外有轩车”

〔长物〕 宋·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平生长物忧天真,老去归田只此身。”

〔长物元无有〕 明·高启 《临顿里》之六:“长物元无有,何劳犬护扉。”


猜你喜欢

  • 驱石神鞭

    源见“驱石驾沧津”。喻指神奇的技艺或无穷的力量。明高启《垂虹桥》诗:“行人脚底响波涛,驱石神鞭是孰操?”【词语驱石神鞭】  成语:驱石神鞭汉语大词典:驱石神鞭

  • 乞骸

    同“乞骸骨”。唐权德舆《送崔谕德致政东归》诗:“乞骸归故山,累疏明深衷。”【词语乞骸】   汉语大词典:乞骸

  • 羊公臂

    源见“折臂三公”。戏谓堕马折臂。清毛奇龄《堕马解嘲示同游诸公》诗:“王济盘犹姣,羊公臂尚轻。”

  • 座惊称字孟

    源见“陈惊座”。形容人负盛名,受人仰慕。隋柳庄《刘生》诗:“座惊称字孟,豪雄道姓刘。”

  • 兵不血刃

    谓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荀子认为,战争是实现仁义的手段。他说,尧伐欢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汤伐夏桀,文王伐崇,武王伐纣,上述四帝、两王都是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因而,附近的人因其推行善政而服从其领导,

  • 琴下爨

    源见“焦尾琴”。为“爨下琴”的倒置。指劫后馀材。喻指遭遇坎坷仍堪用世的人才。宋韩淲《浣溪沙.次韵昌甫》词:“老我从他琴下爨,故人元是笛亭柯。”

  •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议:议论。期:必。 在地上画个圈圈当监牢,人们议论着不肯进入;刻削个木头上做狱吏,人们也决不同他对答。 旧时形容狱吏凶残暴虐,士大夫宁死也不同他打交道。语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

  • 扬州何逊

    源见“东阁官梅”。喻指爱梅之人。宋陈亮《眼儿媚.春愁》词:“寂寥聊似,扬州何逊,不为江梅。”宋 黄子行《西湖月.探梅》词:“扬州何逊在,试点染吟笺留醉墨。”

  • 颖露囊锥

    同“颖露囊中”。宋高观国《雨中花》词:“文章俊伟,颖露囊锥,名动万里呼韩。”

  • 碎首縻躯

    见“碎首糜躯”。宋·王禹偁《又谢恩表》:“免冠伏阁,再三虑黩于天聪;~,万一冀伸于臣节。”【词语碎首縻躯】  成语:碎首縻躯汉语大词典:碎首縻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