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安丘壁里藏

安丘壁里藏

源见“复壁埋名”。指隐匿避难。清毛奇龄《徐允哲读予文稿辱贻二绝微及予旧事感生于心依韵奉和》之一:“素衣何幸变为苍,长就安丘壁里藏。”


猜你喜欢

  • 扫一室

    源见“陈蕃室”。谓打扫区区一室。指过闲居生活。唐刘希夷《从军行》:“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述宾 闲居。语本《后汉书·陈蕃传》:“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反用其意。唐·孙华《闲居写怀十

  • 问封侯

    源见“蔡泽年寿”。指古代问卜看相,预测仕路前途。宋苏轼《寄蔡子华》诗:“莫从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 刚戾自用

    见“刚愎自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为人,天性~。”【词语刚戾自用】  成语:刚戾自用汉语大词典:刚戾自用

  • 四裔

    四方的边远地区。《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又《文选.张衡.东京赋》:“逐赤疫于四裔。”则是指荒无人烟的极远地区。【词语四裔】   汉语大词典:四裔

  • 恨血

    源见“苌弘化碧”。谓抱恨而死者所流之血。唐李贺《秋来》诗:“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唐陆龟蒙《和袭美馆娃宫怀古五绝》之三:“此地最应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匀生。”【词语恨血】   汉语大词典:恨

  • 吠日

    同“蜀犬吠日”。清薛雪《一瓢诗话》:“若一味率执己见,未免有吠日之诮。”【词语吠日】   汉语大词典:吠日

  • 不一而足

    原为称美吴公子季札之词,后则泛指某种不好的言行,屡见不鲜。季札是吴王寿梦幼子。寿梦死前,遗命传位季札,而他却坚辞不受,以此扬名列国。公元前544年,他代表吴国出聘鲁国。鲁国《春秋》记载为,“吴子使札来

  • 樗里多智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樗里子者,名疾,秦惠王之弟也,与惠王异母。母,韩女也。樗里子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秦人谚曰:‘力在任鄙,智则樗里。’”后用为咏出众智慧者的典故。唐李瀚《蒙求》:“樗

  • 粃政

    粃: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粃政指不良的政治措施。《晋书.文帝纪》:“朝无粃政,人无谤言。”【词语粃政】   汉语大词典:粃政

  • 味道模棱

    源见“模棱两可”。指唐朝宰相苏味道遇事不置可否,是非不分。亦用于泛指。周斌《感事四律》之一:“味道模棱持两可,阿瞒机变驭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