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孟公惊坐

孟公惊坐

源见“陈惊座”。形容人负盛名,受人仰慕。明唐寅《侠客》诗:“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坐,通“座”。


【典源】《汉书·游侠传·陈遵传》:陈遵“长八尺余,长头大鼻,容貌甚伟。略涉传记,赡于文辞。……请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怀之,唯恐在后。时列侯有与遵同姓字者,每至人门,曰陈孟公,坐中莫不震动,既至而非,因号其人曰陈惊坐云。”

【今译】 汉代陈遵字孟公,是当时著名的侠义之士。他身材高大,容貌伟岸,为人好客,交游甚广。有人请求从来不回绝,所到之处,当地有名的士人争先邀请他,唯恐落后。当时列侯中有一人与陈遵同姓同字,这人每次去人家,一报说陈孟公来了,在坐的人无不震惊,等到见了才知道不是,于是称此人为“陈惊坐”。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有盛名,受人仰慕; 或形容人徒具虚名。

【典形】 陈惊坐、呼余惊坐、惊坐、举坐惊、孟公惊坐、座惊称字孟、虚名陈惊坐。

【示例】

〔陈惊坐〕 清·吴伟业《癸巳春日禊饮社集》:“众中谁识陈惊坐,顾陆相看是老成。”

〔呼余惊坐〕 清·陈维崧《沁园春·赠别芝麓先生》:“正戟门开日,呼余惊坐; 烛花灭处,目我余思。”

〔惊坐〕 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剧谈推曼倩,惊坐揖陈遵。”

〔举坐惊〕 清·唐孙华《有客》:“自非陈孟公,难令举坐惊。”

〔孟公惊坐〕 明·唐寅《侠客》:“孟公好惊坐,郭解始横行。”

〔座惊称字孟〕 南朝陈·柳庄《刘生》:“座惊称字孟,豪雄道姓刘。”


猜你喜欢

  • 入鲍忘臭

    鲍:盐腌的干鱼,气味腥臭。比喻人长时间受坏环境的影响,就会麻木或习惯。语本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见“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南朝梁·萧纲《

  • 陈抟驴背笑

    同“陈抟堕驴背”。清王夫之《初度日占》诗之六:“陈抟驴背笑难禁,龚胜床头饿称心。”

  • 乘鹤缑山

    源见“王乔控鹤”。比喻得道成仙。宋杨无咎《雨中花.七夕》词:“乘鹤缑山,浮槎银汉,尚想风流。”

  • 共触

    源见“共工触柱”。指改天换地的巨大力量。唐黄滔《触结为河岳赋》:“共触愚移,倾缺其天枢地轴。”【词语共触】   汉语大词典:共触

  • 咄咄衰翁

    源见“殷浩书空”。感叹年老无所作为。宋李曾伯《沁园春.乔宾王有和再用韵》词:“咄咄衰翁,向羽书中,又过一春。”

  • 周玉郑鼠

    源见“鼠璞”。比喻真伪混淆或以假乱真。宋陆游《无咎兄郡斋燕集有诗末章见及敬次元韵》:“千金敝帚有定价,周玉郑鼠难强名。”

  • 扫犁

    同“犁庭扫穴”。清钱谦益《佟氏幽愤录序》:“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词语扫犁】   汉语大词典:扫犁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 落花并非无情之物,它化成春泥,还能起护育新花的作用。 比喻年老退休的人,仍愿为国效力。语出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三不去

    去:休弃。封建礼教规定休弃妻子,有所谓“七出”、“三不去”。无家可归者、为公婆守过三年丧者、娶时丈夫贫贱而后富贵者不能休弃,称为“三不去”。《大戴礼记.本命》:“妇有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

  • 贵纸

    源见“洛阳纸贵”。称誉文章精彩,人们争相传写。宋欧阳修《回贺集贤韩学士启》:“果膺帝柬,入耀书林。给札挥毫,耸如墙而骇目;奏篇称善,喧贵纸以传都。”【词语贵纸】   汉语大词典:贵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