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孙宝自劾

孙宝自劾

劾(hé合):揭发罪状。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人。以精通儒经被任命为郡吏。后御史大夫张忠请他到府中当属官,打算请他教自己的孩子学习经书,就扫除修饰了几间房子,添置家具,请孙宝去住。但孙宝却婉言推辞而去。张忠还是坚持让他回来就了职,孙宝内心很恼火。后孙宝担任了主簿(典领文书的属官),迁入房舍,祭灶请客,十分高兴。张忠暗中观察,感到奇怪,派亲信问孙宝:“以前御史大夫为您准备了宽敞的住宅,您却推辞了,可能是为了保持清高的名声。现在府中许多知名人士都看不上主簿这样干俗务的官职,可是您却乐于担任。您的举动前后矛盾啊!”孙宝说:“清高之士都不愿当主簿,可是御史张大夫却认为我可以干,一府官员都没有提出异议,我又怎能自命清高而不就职呢?先前张大夫要我去教他的男孩读书而任命我为属吏。有学生登门求学的礼仪,没有先生上门教书的道理。礼义不能随意违反,自己受点委屈也没什么关系。况且遇不上知己,就得受各种委屈,何况是当主簿呢?”张忠听说后,很惭愧,就上奏皇帝,推荐孙宝任议郎,后又升为谏大夫。后以“孙宝自劾”为典,称颂正直之士。

【出典】:

汉书》卷77《孙宝传》3257页:“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人也。以明经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zhì)。宝自劾去,忠固还之,心内不平。后署宝主簿,宝徙入舍,祭灶请比邻。忠阴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除大舍,子自劾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子既为之,徙舍甚说(悦),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曰:‘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独自高?前日君男欲学文,而移宝自近。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qū躯,同“屈”),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忠闻之,甚惭,上书荐宝经明质直,宜备近臣。为议郎,迁谏大夫”。

【例句】:

唐·李瀚《蒙求》:“龚胜不屈,孙宝自劾。”


猜你喜欢

  • 凤辖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汉宣帝以阜盖车一乘赐大将军霍光,悉以金铰具。至夜,车辖上金凤凰辄亡去,莫知所之,至晓乃还。如此非一,守车人亦尝见。后南郡黄君仲北山罗鸟,得凤凰,入手即化成紫金,毛羽冠翅,宛

  • 梦周公

    同“梦周”。宋苏轼《周公庙》诗:“吾今那复梦周公,尚喜秋来过故宫。”【典源】《论语·述而》:“子曰:‘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今译】孔子对周公是非常敬佩的。他说:“我衰老得太厉害了吧!

  • 悲喜交集

    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一同涌现,交织在一起。王廙,字世将,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王导从弟。少能属文,工于书画,擅长音乐,曾为濮阳太守。司马睿镇江左之时,王廙过江投奔,司马睿非常高兴,以之为司马,旋出为荆

  • 推刃

    《公羊传.定公四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推刃之道也。”何休注:“一往一来曰推刃。”谓父罪当诛而子复仇,仇家之子亦必报复,则形成一往一来的循环报复。后因以“推刃”指复仇或以刀剑刺

  • 豫章书

    源见“致书邮”。请人代传的书信。清王士禛《金陵陈士业先生兼寄伯玑》诗之一:“昨朝扬子县,远寄豫章书。”

  • 落帽人

    同“落帽客”。唐赵嘏《重阳日寄韦舍人》诗:“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 伐檀之刺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伐檀》前之小序云:“《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

  • 一丸药

    同“一丸五色”。宋苏轼《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诗:“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 燃膏继晷

    见“焚膏继晷”。《宣和书谱·草书·沈约》:“沈约,吴兴武康人也,官至尚书令。少家贫,一意书史,~,昼夜不倦。”【词语燃膏继晷】  成语:燃膏继晷汉语大词典:燃膏继晷

  • 大音希声

    希:同“稀”。 最大的乐声听起来反而无音响。 比喻大“道”深邃,隐而不露。语出《老子》四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花谱》云:‘海棠无香而畏臭,不宜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