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扶桑”。又《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扶桑居水中,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后以为咏日的典故。亦用以形容彩灯。唐段成式《观山灯献徐尚书》诗:“道树千花发,扶桑九日移。”
源见“季札挂剑”。借指亡友墓地。唐崔融《哭蒋詹事俨》诗:“芜漫藏书壁,荒凉悬剑枝。”
同“细柳营”。唐杜甫《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词语亚夫营】 汉语大词典:亚夫营
嘲讽人懵懂浅陋、糊涂迂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载:唐朝郑薰主持考试,误以为颜标是鲁公(颜真卿)的后代,把他取为状元。因而当时有人写诗嘲笑说:“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参见“错认颜标”条。
晋代何曾讲究饮食,蒸饼上不裂开作十字形则不食。《晋书.何曾传》:“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拆作十字不食。”
《礼记.曲礼下》:“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官:藏版图、文书的地方。库:藏车马兵甲的地方。府:藏财货的地方。意思是随其职司而参与谋议。后人借用为处在什么地位即讲什么话。偏正 在官场上
形容奄奄一息,只剩下一口气,象死尸一样。后也用来形容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司马懿(179-251年)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出身士族,初为曹操主簿,多谋略,善权变,
源见“鸠居鹊巢”。如鸠之笨拙不善营巢。谓不善治理家业。金刘仲尹《冬日》诗:“鸠栖任性谋生拙,兔简难忘照眼清。”【词语鸠栖】 汉语大词典:鸠栖
同“献可替否”。《明史.职官志一》:“中极殿大学士……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见“献可替否”。《元史·陈颢传》:“臣愿得朝夕左右,~,庶少裨万一,亦以全臣愚忠。”【词语献替可否】 成语:献替可否汉语
《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郑玄笺:“赫,怒意。”斯,语助词。后因以“赫斯”形容帝王盛怒;亦形容帝王威武奋发。晋葛洪《抱朴子.论仙》:“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三国志.魏高贵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