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出空桑”。指非父母所生。唐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诗:“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极。”
同“梦蕉得鹿”。宋林希逸《物理》诗:“非鱼知鱼谁乐,梦鹿得鹿谁诬?”
同“甘雨随车”。辀,车辕,借指车。清毛奇龄《许使君诗》:“巡军星照海,行部雨随辀。”
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资治通鉴·陈纪·武帝永定三年》:“安有弃其本宗而从人之姓者乎? 丈夫~?”
①比喻居高临下,势不可挡。南朝梁简文帝《弹棋谱序》: “观兵棋式道,上升则博艺穹天,赴下则建瓴高屋。” ②比喻高居有利之势。明朱舜水《与释独立书》之二: “何如少俟数年,和尚道成名立,此时出以示人,则
父亲死了三年,儿子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规矩,可说是尽了孝道了。 古时认为孝子应当墨守父亲的旧规。语出《论语.学而》:“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超越
南朝梁.梁元帝萧绎《金楼子.兴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于首阳,依麋鹿以为群。”古文中有关于古代隐士隐居山林与麋鹿同群的记载。后将“麋鹿群”用作喻咏高士隐遁之典。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
同“完璧归赵”。清顾炎武《与归庄手札》:“弟诗不足观,以比兄作,则瓴甋之于宝鼎矣。何足污翣!敬完赵。”【词语完赵】 汉语大词典:完赵
同“五行俱下”。唐 于敬之《桐柏真人茅山华阳观王先生碑铭》:“初在法主座下听《老子西升灵宝南华真人论》,退席之际,即为人讲说,五行俱览,一字无遗。”
同“团扇诗”。唐翁绶《婕妤怨》诗:“繁华事逐东流水,团扇悲歌万古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