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贾生赋鵩”。泛指占问凶吉。宋孙觌《富阳道中》诗之二:“客舍休占鵩,蛮村欲馔蛇。”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亦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
同“鼎鼐调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词语鼎鼐和】 汉语大词典:鼎鼐和
源见“陶潜柳”。谓归隐之心。明孙继皋《题李明府吏隐轩》诗:“未卜三花隐,能闲五柳心。”【词语五柳心】 汉语大词典:五柳心
源见“角巾东路”。角巾,有棱角的方巾,为古代隐士冠饰。借指隐士或布衣。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于是始以角巾应命,褐衣诣阙。”唐高適《答侯少府》诗:“江海有扁舟,丘园有角巾。”亦指归
源见“桐乡归葬”。赞美良吏廉洁爱民,永受百姓爱戴祭奠。宋苏轼《何公桥》诗:“持节复来,以慰父老。如朱仲卿,食于桐乡。”
邦:国家。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语本《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见“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吴晗《海瑞罢官》9:“~口头讲,袒官虐民好人装,为虎作伥欺皇上,昼行愧影夜愧床。”【词语民为邦本】
明初,燕王朱棣以“靖(jing敬)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即朱元璋,年号洪武,1368-1398年在位)为加强皇权,分封诸子为王。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太祖孙朱允炆,年号建
源见“王乔控鹤”。比喻得道成仙。南朝 梁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乘天。”【词语驾鹤】 汉语大词典:驾鹤
源见“宜僚弄丸”、“郢匠挥斤”。借指具有神妙技艺之人。明 孙仁孺《东郭记.齐东野人之语》:“与君一话真成幸,抵多少丸僚斫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