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极为勇敢的人,不鲁莽从事,表面却似懦怯;极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表面却像愚笨。语出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清.谭嗣同《治言》:“观乎昆阳之战,然后知大勇若怯也。”也单引〔大知若愚〕。明.李贽《焚书.李中溪先生告文》:“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欲以实且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章炳麟《箴新党论》:“学生能善体虏酋之志,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
极为勇敢的人,不鲁莽从事,表面却似懦怯;极有智慧的人,不露锋芒,表面却像愚笨。语出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清.谭嗣同《治言》:“观乎昆阳之战,然后知大勇若怯也。”也单引〔大知若愚〕。明.李贽《焚书.李中溪先生告文》:“盖众川合流,务欲以成其大;土石并砌,务欲以实且坚。是故大智若愚焉耳。”章炳麟《箴新党论》:“学生能善体虏酋之志,执雌守黑,不敢自遂,大智若愚,于是乎在。”
源见“老莱娱亲”。谓身穿五彩衣,学婴儿戏耍,以娱父母。表示孝事双亲。《红楼梦》五四回:“那二十四孝上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一笑……难道反笑我不成?”并列 大人
源见“女娲补天”。女娲断鳌足以立四极撑起欲倾之天。比喻匡时济世,功业宏伟。宋秦观《代贺坤城节表》:“断鳌立极,追配于娲皇;用楫济川,责成于傅说。”兼语 折断大龟的足来立四极。语本《淮南子·览冥训》:“
《后汉书.卓茂传》:“以儒术举为侍郎,给事黄门,迁密令。劳心淳淳,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平帝时,天下大蝗,河南二十余县皆被其灾,独不入密县界……时光武初即位,先访求茂,茂
金谷:石崇的园名。比喻容华绝代女子的不幸遭遇。亦作“金谷妇”、“堕楼人”。典出晋人石崇之事迹。石崇(249-300年),字季伦,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初为修武令,累迁至侍中,荆州刺史,劫掠客商财产
同“民歌五袴”。宋赵彦端《念奴娇.建安饯交代沈公雅》词:“满路歌谣民五袴,底事逢车催发?”
源见“馀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动人,馀韵无穷。明唐寅《忆秦娥.王守谷寿词》词:“祝长生,梁上歌声绕,黄粱梦先觉。”
旧题汉.刘向《列仙传》卷下《陶安公》:“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旦散上行,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赤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期时赤龙到,大雨,而安
同“山阴舟”。明高启《雪海为杨孟载题》诗:“鲸波无穷只飞渡,此夜不要山阴船。”
源见“不分皂白”。比喻是非界限分明。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皂白沟分处。”主谓 黑白分明。比喻界限清楚。清·王夫之《读四库全书·论语·述而篇四》:“此是
《太平御览》卷六〇五引《汉官仪》:“尚书令仆丞郎月给赤管大笔一双。”又《旧唐书.李峤传》:“〔李峤〕为儿童时,梦有神人遗之双笔,自是渐有学业。”后因以“双笔”为颂人出任官职或文才出众之典。唐韩翃《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