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

形容坏人干坏事,最终必然自取灭亡。公元前744年,郑武公死,其子郑庄公继位。庄公之母武姜锺爱少子共叔段,逼迫郑庄公封他于京,称京城大叔。由于共叔段干了一系列坏事,并且企图篡位。郑国大臣祭仲向庄公建议除掉共叔段。郑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公元前722年,郑庄公终于采取行动,赶跑共叔段,囚禁武姜,铲除了这股分裂势力。

【出典】:

左传·隐公元年》:“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主谓做多了坏事,必然自取灭亡。语出《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鲁迅《准风月谈·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静静的等着别人的‘~’,礼也。”△用于描写事物规律。


【词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汉语词典:多行不义必自毙

猜你喜欢

  • 秀实头

    源见“戴头来”。用以表示不怕死。清赵翼《奉命赴滇从军征缅甸》诗之二:“难甘公府宣明面,已戴军门秀实头。”

  • 濠梁之性

    源见“濠上观鱼”。指超凡脱俗与鱼鸟相乐的情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 膏火自煎

    《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成玄英疏:“膏能照明以充镫炬,为其有用,故被煎烧。岂独膏木,在人亦然。”因以“膏火自煎”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八:“膏火自煎

  • 陶琴

    同“无弦琴”。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陈室何曾扫,陶琴不要弦。”【词语陶琴】   汉语大词典:陶琴

  • 壬寅宫变

    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发生的宫女谋刺皇帝的事变。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而20余年深居宫中,荒淫享乐,不理朝政。他见曹妃貌美,很是喜爱,便把她册封为端妃,晚上留宿端妃宫中。宫女杨金英等侦察到

  • 向隅独泣

    形容孤独失望的悲哀。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 “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参见:○向隅而泣见“向隅而泣”。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

  • 窃香韩寿

    源见“贾女香”。指与女子私通情爱的风流子。元曾瑞《青杏子.骋怀》曲:“月宵花昼,大筵排回雪韦娘,小酌会窃香韩寿。”【词语窃香韩寿】   汉语大词典:窃香韩寿

  • 长卿壁

    同“长卿四壁”。宋林逋《和酬杜从事题壁》诗:“寥然长卿壁,题赠比兼金。”

  • 勾漏先生

    源见“勾漏丹砂”。原称晋葛洪,后泛指避世养生之士。唐赵嘏《赠曹处士幽居》诗:“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将八石问群仙。”

  • 词超柳絮

    源见“咏絮”。形容歌词优美隽永。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声落梁尘,词超柳絮,愿赓一曲,博笑大方。”